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页岩气:储量大开发难度也大(2)

  • 来源:经济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2-13

开发转化需努力

我国页岩气短期内还很难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将资源禀赋化为资源优势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不懈努力

一些对我国页岩气发展有过深入调研的人认为,综合考虑我国的资源条件、技术因素等种种限制,未来几年我国页岩气发展都将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短期内很难形成大规模商业化的开采。这个观点与欧佩克组织(OPEC)对页岩气全球发展状况的判断如出一辙。在新近发表的《世界石油前景报告》中,欧佩克组织认为,虽然页岩油气最终可能改变整个行业,但在北美以外的地区尚处萌芽阶段。

导致我国页岩气短期内难有较快发展速度的原因,在于我国页岩气发展的基础条件与美国有很大的差异:

一是我国仍处于摸清资源的基础阶段。我国具有页岩气大规模成藏的基本条件,但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内页岩气资源调查和评价,资源总量和分布尚未完全掌握。而且地质学家分析,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我国页岩气藏普遍埋藏较深,多分布于地下3000米以下,而美国页岩气多分布于地下800米至2000米,同时美国地质构造相对稳定,中国的页岩气聚集规律更为复杂,开采难度更大,不可能照搬美国的技术进行开采。

二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仍处于早中期,常规天然气勘探潜力很大,没有足够的政策激励企业不会舍易求难,大规模以更高成本开采页岩气。原石油部勘探司副司长查全衡认为,美国早在1821年就发现和使用页岩气,但近10年才得以飞速发展,美国常规油气已进入勘探开发晚期是重要原因。而非常规油气整体而言品位低,工作难,成本高。在非常规天然气中,我国致密砂岩气已形成年产百亿立方米以上规模,煤层气已开始商业生产,而页岩气则刚起步。

三是页岩气开采的关键技术有待突破。页岩气勘探开发需要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专门技术,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页岩气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在全球率先研发了页岩气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直接推动了页岩气的商业开发。我国页岩气地质条件对开发技术要求更高,必须着力技术攻关以满足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要求。

四是我国的天然气技术服务市场和管道建设相对滞后。美国天然气技术服务市场很完善,很多中小企业请专业的技术服务公司勘探开采页岩气,大幅减少了前期投入。中国这一领域的技术服务尚不完善,同时我国天然气主干管道只有4.9万公里,大约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我国页岩气富集区很多集中在中西部山区,管网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不利于页岩气外输利用和下游市场开拓。

五是大规模页岩气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美国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通过注水迫使页岩释放其中的碳氢化合物,用水量很大。我国页岩气目标区块大部分位于干旱或人口稠密地区,加上压裂中添加的化学剂对地下水源和地表可能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大规模开发页岩气时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是中国页岩气开发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德勤的Joseph Stanislaw发表评论称,“人们对全球页岩发展曾抱有太多非理性乐观情绪。全球页岩热将会到来,但这一天到来所需的时间,可能长于人们的预期。”

投资入门应谨慎

页岩气开采规模、经济性和对未来能源供应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但通过努力有望成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页岩气的开采规模、经济性和对未来能源供应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站在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高度,我们必须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页岩气发展路径。

要尽快落实资源。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开始组织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以尽快掌握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分布,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建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

加快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加大科技攻关和对外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掌握适应我国资源状况的勘探开发生产和管理技术。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要积极落实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制度,特别是对于占全国页岩气总区块面积的77%,与常规油气矿权重叠的页岩气区块如何利用市场手段激活,应尽早给出说法。

加快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后一段时期都将是我国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管道等建设将有利于我国天然气的大发展。同时培育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提高行业市场化发展程度。

坚持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在页岩气开发各个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减少或杜绝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通过采用丛式水平井减少地表植被破坏,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用水量,严格钻完井规程杜绝污染地下水等。

值得注意的是,页岩气成为独立矿种后,为民营企业进入能源领域打开了一扇大门。但是,页岩气开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企业对此应有充分准备,谨慎投资。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2/n44245.shtml
本文标签: 页岩气   能源行业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