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速发展成常态 中国需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2)

  • 来源:中国工业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2-18

三是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复建设、盲目布局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宏观引导,建立健全新兴产业监测体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避免产生系统性风险。加强部门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衔接协调,推动财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等配套政策和相关实施细则加快出台,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未来一段时期,传统产业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必须强化需求导向,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步伐。一是促进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树立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新机制新模式。同时,作为工业部门,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产品、技术装备、综合解决方案等有力支撑。二是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重点,着力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品牌培育,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逐步提高工业增加值和产业竞争力。三是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两化融合水平。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第三,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必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必须围绕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突出发展重点。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和支撑条件,现阶段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着力培养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及外包、检验检测服务、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服务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服务支撑转型升级的能力。二是要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要积极引导制造企业立足产品制造,发展故障诊断、远程咨询、专业维修等新型业态,提高专业服务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务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三是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要鼓励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比如,在节能环保领域就需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

苏波强调,全球经济复苏和制造业转型发展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将不断完善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环境,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向实体经济,加强财税、金融、投资、贸易、土地、环保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我们应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发挥工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扎实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2/n44325.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化   制造业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