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速发展成常态 中国需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 来源:中国工业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2-12-18

中国工业已进入到转型升级促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亚洲制造业论坛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过去长达30多年的两位数超高速增长阶段即将结束,而7%~8%的中速发展将成为常态,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工业发展的核心主题。

苏波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战略目标。中国工业在实现上述目标中肩负着历史重任。按照十八大部署,必须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把握转型发展战略机遇期

苏波表示,中国工业已进入到转型升级促发展的新阶段。综合判断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我们认为,中国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但是,我们经济发展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就是说新时期的战略机遇期不是过去30年的复制,而是有它的新特征、新变化。长达30多年的两位数的超高速的增长阶段即将结束,而7%~8%的中速发展将成为常态。目前的经济增速下滑,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以及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影响而形成的,我国经济已经到了必须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这个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自主创新、技术升级、赶超一流应该成为企业发展追求的目标。二是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应该是企业所追求的中心任务。三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既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四是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国家的长期战略。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已经难以支撑经济超高速发展,而平衡、稳定、健康的中速发展是保持较快增长的最佳途径。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中国工业要把握转型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首先,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是优化产业结构、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一是着力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如,要发展民用航空产业,依赖于航空发动机及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的突破。要以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突破重大技术瓶颈。我们将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研制一批急需的技术标准,完善一批重点领域产业链条,创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支持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联盟,切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潜力要转化为现实需求,还依赖于市场培育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比如新能源发电需要储能等基础设施,物联网发展也需要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应用示范工程来带动。要依托重大工程和重大需求,组织协调打通重点产品应用环节,加速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良性互动,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分享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2-12/n44325.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化   制造业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