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的大楼坐落在北京朝阳门附近。近来,这座硕大的“油桶”状公司,牵动着世界经济界人士的目光。
加拿大政府12月7日宣布,决定批准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此批准成就了中海油乃至中国企业迄今完成的海外最大收购。
不光中海油。2012年,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一片低迷的时局里,中国企业却集体扬帆出海,加紧了“走出去”的步伐,在海外市场频频出手,从能源、机械、煤矿,到娱乐、汽车、医药等各个领域,四处开花,并购屡屡得手。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有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身影。
海外能源并购迎来“中国时刻”
中海油成功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具有标志性意义。151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创下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纪录,对今年全球并购市场而言,这笔大单也堪称一桩“超级交易”。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中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公司,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其收购过程及之后的并购整合,将成为观摩、考察、评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个完整样本。
这桩“超级交易”最终花落中海油,引发外媒热评,外电将其视为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收购,既契合目前的市场背景,也符合中加双方共同利益。
中海油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宜林称,“这表明,此交易对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和卡尔加里市带来的长期经济利益得到了加拿大工业部的认可。同时,中海油也将因尼克森优良资产及优秀员工队伍的加入受益。”
由于尼克森在美国、英国和巴西等地同样拥有油气资产,因此,中海油的这桩收购案还需得到这些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虽然还有交易流程要走,但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已经获得了尼克森主体资产所在地加拿大政府的批准,意味着并购已尘埃落定。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无疑对其今后的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收购,中海油将在资产总额、油气储量、市场布局中,提升一个层次。以往中国能源企业很少涉足英国和美国的油气资产,但这次收购完成后,将大大改写这一格局。分析人士称,一旦通过美国监管部门的审核,中国企业将出现在墨西哥湾美国能源腹地。同时,这次收购也将助推中海油向全能型的能源企业转型,从海上石油开采,到投资油砂、陆上石油,甚至页岩气等。
继中海油之后,重磅消息接踵而至。12月12日,中石油以16.3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天然气资产,这是中国石油今年最大的一笔海外资源收购。12月18日,中石化以约15亿美元交易价格收购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英国子公司49%股份项目正式交割。该交易是2012年全球范围内,针对英国油气资产交易金额最大的单笔收购。此次收购首次开拓了中石化在英国北海地区油气业务,也标志着中国能源企业首次挺进北海油气资源投资开发行列。
这几起狂飙突进式重大收购,使中国能源在国际市场的布局形成新的突破。专家分析称,至少在2013年,央企仍将保持在海外资源收购方面的强势,尤其是欧洲市场的油气资源,将出现更多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桶油”的收购身影。
世界能源领域权威专家,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经济界知名人士的丹尼尔·金,在其最新力作《能源重塑世界》一书中作出如此论断:能源是牵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最重要、最敏感的一根神经,已经成为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关键性力量。
丹尼尔·金将中国企业在能源领域的“走出去”布局解读为“中国时刻”。他分析认为,中国快速和巨大的经济增长导致其能源消费急速攀升,中国面临着其他国家未曾经历过的重大挑战。
为应对巨大的现实挑战,保障未来能源供应,加大力度“走出去”,成为中国能源企业的战略抉择。以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为代表的能源企业“国家队”进行了艰辛的海外创业。中国石油靠着不断的技术创新,历经19年不懈努力,达到了目前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作业年产量1亿吨,权益产量突破5000万吨,宣告了“海外大庆”的建成。
此番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并非一路坦途,历时100天,其中两度延审,加拿大国内舆论对是否允许中国国企的收购激烈争辩。加上尼克森43亿美元债务,中海油此次出资近200亿美元,代价不菲。
未来,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战略会一如既往,而其面临的考验与挑战也更加严峻。
民企“走出去”痛并快乐着
当人们为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成功而欢欣庆贺时,由此桩并购案透视出的另一个信号或许更值得关注。加拿大政府批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的同时,也宣布了有关外国企业投资加拿大的新规定,特别对外国国有企业投资加拿大能源行业设置了新的门槛。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