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世界工业发展既存在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生产方式新变革、重振制造业及货币宽松政策助推等有利因素,又面临扩张动能不足、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贸易争端加剧等不利因素,预计世界工业将实现微弱复苏,但很难有较大的回升。
工业生产 美强欧弱
美国工业生产复苏步伐加快。2012年,美国制造业发展尽管出现不稳定波动,但总体呈现回暖态势。随着美国重振制造业政策的持续推进,美国制造业活动延续扩张势头,且扩张幅度超出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再度走高,今年10月份失业率回升到7.9%,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17.1万个,显示就业市场逐渐改善。在页岩气产量增加的推动下,美国电力价格大幅下降,部分跨国企业加快了回流步伐。随着新一届总统任期的开启,美国将会出台更多推动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预计2013年美国工业生产复苏步伐将明显加快。
欧盟制造业前景不容乐观。2012年欧盟制造业持续萎缩,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始终在50以下。欧元区成员国制造业表现普遍疲软,高负债国制造业持续低迷,核心国家法、德两国制造业也陷入挣扎,欧元区制造业低迷状况加剧。尽管欧洲稳定机制已经启动,各成员国为应对危机采取了大规模结构性改革和财政紧缩措施,但宏观经济再平衡的调整过程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展望2013年,欧洲工业增长前景依然黯淡。从中长期来看,通过结构性改革以及欧盟体制机制建设的逐步落实,欧洲经济和工业将有望缓慢复苏。
日本工业生产将陷入持续衰退期。2012年,受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日本工业生产遭受严重打击,制造业持续萎缩,电子信息、汽车等重要传统行业相继减产、裁员或关闭工厂。近期,与韩国、中国的领土争端更令日本外需减少,出口连续数月下降。日本国内企业物价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机械订单指数近期都呈现下滑。预计2013年随着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拉动作用持续减弱,领土争端对亚洲供应链的冲击将持续,加之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日本工业生产将进入温和的衰退状态,复苏还需较长的时间。
金砖四国加大力度推动工业发展。2012年,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金砖四国工业增速普遍下滑。中国前三季度工业增速由11.6%下降到9.1%;巴西工业前三季度累计萎缩3.5%;印度工业产值一直保持2%左右的低增长态势,部分月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俄罗斯1-9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2.9%,与去年同时期5.2%的增速相比放缓不少。为了实现工业稳定增长,中国实施了扩大内需、稳定外贸增长等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巴西央行数次降息,巴西政府推出了665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印度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改革措施,如在零售、航空等行业扩大对外资开放程度,减少燃料补贴等;而俄罗斯历经漫长历程,终于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预计2013年,在各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金砖四国的工业发展增速将保持平稳。
东盟国家加速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热点地区,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新东盟四国也积极谋求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体系,后发优势明显。随着东盟各国承接制造业的能力趋于成熟,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预计2013年东盟承接制造业转移会进一步加速。此外,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加速,新加坡与欧盟、马来西亚与澳大利亚分别签署贸易自由化协议都将推动东盟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
工业发展五大问题值得关注
总结2013年世界工业发展形势,我国需要关注以下五大问题。第一,经济环境低迷导致世界工业扩张动能不足。尽管随着欧洲稳定机制的正式启动,西班牙和意大利融资成本大幅下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缓解之势。但是欧元区实际上仍然危机四伏,短期内有西班牙和希腊的流动性危机,长期内则可能陷入资本外逃、增长乏力及多重危机恶性循环的困局,此外,美国、日本等国家财务风险依然很高,国际经济环境低迷将呈现长期化趋势。经济环境的长期低迷打击了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信心,发达国家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国家需求增长乏力,制造业出口明显下滑,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世界经济增长结构失衡。另外,地区冲突、宗教矛盾和主权争议等问题加剧,货币宽松政策的相继推出致使全球通胀压力增大,世界工业扩张动能不足。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