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势不可当 (4)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04

更多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介绍,早在2009年3月,深圳便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目前,协会拥有从事机器人及相关产业研发生产的企事业会员单位63家,据估算,63家会员单位2011年产值在160亿元左右,企业业绩平均每年递增50%至60%。

在佛山,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工商登记中经营范围列有“机器人装备”的企业有20家左右。

抢占机器人行业先机的企业中,就有佛山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霍锦添此前长期从事不锈钢加工和销售,他发现很多金属材料制造厂、家具厂和建陶厂用人成本不断攀升。他在此发现了商机,从此摇身一变,成为一家机器人生产商。

利迅达的做法是,从国外著名生产商或者国内规模较大的生产商处购买通用机器人,公司研发人员根据订购企业的需求开发相关系统,进行“二次研发”。利迅达的主打是整体水槽抛光机器人生产线。该系统不但大幅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品质下降,而且节约成本非常显著。目前,该公司开发的系统可替代人工进行打磨、抛光、焊接、搬运、压铸等生产环节。

霍锦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般的工人工资要三四千块钱一个月,抛光、打磨、喷涂工种工资都在8000到10000元左右,一台机器人一班可以代替两个人,两班制实际上可以代替4个人,一台焊接机器人50万元左右,抛光、打磨、喷涂的机器人价格则是100万元左右,一算下来两年就可以回本。而根据欧洲国家的使用情况,一台机器人寿命可达20年以上。

霍锦添非常看好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前景。“这个就像电脑的普及一样,每个制造业企业都将会用到。”他认为,中国机器人系统起步比较晚,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企业需求会逐渐释放出来,未来3到10年内都将是机器人系统的普及阶段。

国内以及珠三角的机器人市场到底有多大?对此问题,尚未有权威数据能够准确描述。有企业说,国内有150亿美元的市场;有企业说,单单就五金冲压,佛山的市场容量就达1万台。

虽然众说纷纭,但这并不妨碍机器人生产企业对未来前景的乐观。利迅达公司介绍,去年公司产值1000万元,今年将达到6000万元,明年预计有1.5亿元,到2015年估计能达5亿元。龙甲公司的目标产值则是2亿元。

陈先生表示,几大机器人巨头生产的都是通用机器人,设备基本都是整套设计的。但企业由于各自工艺和流程不同,总要对机器人进行一些小修改以适应生产线上的特殊需要,国外企业基本很少会愿意帮企业去做这项工作,这倒给了国内新兴机器人公司机会。他们采取“分步走”策略,根据客户需求,针对某一局部或单一环节进行自动化系统研发,可以用机器运作的部分就先用机器人去替代。

在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上,国内厂家近水楼台,也更有优势。比如有的机器人生产企业为避免客户操作不当产生损害,他们会给客户配备几位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到企业服务。为说服企业放弃从国外进口机器人的想法,霍锦添常常这样自我宣传:“我们的售后服务2个小时就可以到,而他们要两天,来回费用也要算在内。”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4591.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工业   通用机器人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