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国产化突破
继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后,近日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再次联合发布《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建设2-3座示范工程提升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并力推到“十二五”末海水淡化关键设备国产率达75%以上。
据中国投资报道,在国内水资源短缺困局日渐严重的背景下,政策接连发力海水淡化产业明显意味着国家对于以海水淡化应对国内水危机、并加速其规模化发展的重视力度再加码。
而《规划》中对技术升级的硬性约束更是成为亮点:首先是研制6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关键装备,重点包括渗透膜、水压泵的技术研发;其次是突破一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使海水淡化能耗和制水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以上;最后是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水淡化核心部件和设备制造企业。
综合年内两项海水淡化产业政策,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产业化提速已成为政策主基调。《规划》明确,到“十二五”末,国内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产值将达75亿-100亿元,而加上工程运营、供水管网建设等相关产值,总产值还将翻倍增长。按照《规划》中所指出的全球海水淡化产业投资将保持15%-20%的增速计算,预计201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750亿-900亿美元,而中国则将成为海水淡化市场增长最快地区之一。
重中之重:核心原材料
目前海水淡化的两种核心技术膜法和热法仍未完全实现国产化。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告诉记者,膜法就是将加压后的海水通过半透膜进行分离,水分可以通过半透膜,而其他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从而获得淡水。热法的原理是凉的海水遇热生成蒸汽,盐分被沉淀下来,海水被蒸馏成淡水。
海水淡化技术3大关键技术装备中除高压泵外,能量回收装备、反渗透膜及组器都依赖进口设备解决。以占据我国海水淡化市场份额67%的反渗透法技术为例,其最主要的核心原材料反渗透膜几乎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目前中国有90%的反渗透膜仍需从国外进口。
郭有智告诉记者:“我国反渗透膜的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技术相比还有数年的差距。”尽管国内一些企业现在已经能够生产反渗透膜,但“性能不如国外的好,所占市场份额小,大型海水淡化厂往往还是采用进口膜”。据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统计,国内756项与海水淡化相关的专利,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5%。
同时郭有智表示,缺乏大型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工程实(财苑)践,使得国内海水淡化关键设备制造工艺集成度不高:“目前,国内总承包能力薄弱,缺少有经验的运作团队,与国外相比,设计一个完整、一流的工艺还有差距。”海水淡化属于投资大的项目,形成淡化1吨海水的能力,需要投资0.8亿-1亿元,优秀的总承包商对项目建设和经济运营至关重要。
基于此,国家将“推进国产海水淡化材料的生产和制造”的要求放在了重要位置。记者了解到,近日,由杭州水处理中心作为承担单位,贵阳时代汇通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北斗星膜制品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科学院长(财苑)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完成的国家“863”计划“反渗透膜材料及产业化关键技术”课题验收会召开。这一课题开发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元件脱盐率达到99.8%,低压反渗透膜元件脱盐率达到99.36%,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建立的海水淡化和低压反渗透膜及膜元件的国产化生产线,生产能力已达到一定规模,国产化海水淡化和低压反渗透膜也成功应用于示范工程中。特别是国产海水淡化反渗透膜首次成功应用于单机规模1万吨/日的示范工程,标志着国产海水淡化膜的历史性突破。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