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智”造转型升级:郭台铭改造“U”型曲线(3)

  • 来源:中国经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06

更多

同时,在电子产品最关键部件之一的面板布局上,除了对群创光电(3481.TW)、统宝光电和奇美电子(3481.TW)的整合外,2012年3月,郭台铭还试图入股并掌控面板业最先进的夏普10代线。

在通路事业上,鸿海也一度有万马奔腾、飞虎乐购、赛博数码、万得城和敢闯数码店中店五路并发。

而被寄予厚望的电商——飞虎乐购,在2011年底黯然传出飞虎乐购董事长杜家滨离职的消息后,目前只是由郭台铭多年的创业伙伴——富士康副总裁戴正吴兼管。

但屡败屡战的郭台铭仍然没有气馁。

最新的消息是,赛博数码第一个购物网站——WOWCyber于2012年12月27日上午11时正式开站;赛博国际控股董事长张瑞麟更于日前表示,赛博数码在策略上,将以精品旗舰店与赛博移动小型店模式为主,采取“多品牌策略”,目前正与保利集团洽谈合作,初估将开设200家店。

张瑞麟称,赛博数码还将与美国通路商RadioShack合作,以睿侠品牌拓展实体店铺,2013年“目标将可达4位数以上”。

考虑到目前赛博大型店约35家、小型店不及百家,但“2013年总数将至少达到1000家”,约10倍的再一次开店“大跃进”能否完成任务,实在是尚难预料。

用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升级

王永强

25年前的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彼时改革开放的大旗打出十年,在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羁绊被冲破后,中国经济发展、升级的路径依赖亟需廓清,这与中国制造当下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的困境类似。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2001年底中国入世将中国制造升级的必要性又延后了大约十年,早在21世纪初全球第一波网络科技泡沫破灭之时,中国制造靠OEM代工赚取“带血GDP”、科技含量低、缺乏品牌附加值、产能过剩等问题已经相当突出。

而当年曾经认清这一问题症结,多年来致力于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资的企业,目下绝大多数已成为中国企业各自领域中的翘楚。

华为是典型代表。所有华为员工中,近半数从事研发工作;公司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长期占销售额的10%左右。正是远超竞争对手3%~5%研发占比一倍以上的投资力度,华为在2012年成为全球行业第一。

当然,华为所处的通信领域确实相对特殊,一方面其竞争对手具备几十年积累下的技术专利,另一方面技术更新换代之快远超一般行业,这既为后来者设立了门槛,更为“押对宝”的后来者带来了巨大机会。

不仅仅是通信领域,技术研发带来的高回报仍然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引擎。装备制造领域的三一重工如是,空调制冷行业的格力电器如是,渠道流通领域的苏宁电器如是,代工制造的比亚迪如是……

三一重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材料制造、核心部件、装备自动化等自主技术的突破,虽然设备多属庞然大物,但三一借助GPS定位等技术可轻而易举实现 远程开机与锁机;格力电器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空调核心部件离心机组的定频、变频控制上,无论制冷还是制热,既考虑节能,更考虑减少噪音;而苏宁电器借助 ERP系统,在仓储、配货、运输路径选择、消费者数据挖掘、定制等方面都远超一般的零售商管理水平;比亚迪虽然遭遇当下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大幅下滑,但正是 借助其在新能源电池方面的技术突破,比亚迪才由纯粹的电子代工厂商转型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成长路径与当年富士康借由连接器和模块制造 的核心技术跃升为全球代工巨头堪称异曲同工……

不难发现,制造材料、流程和工艺、IT技术集成及应用等,都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哪些厂商率先行动起来,哪些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 制高点,这是绝对趋势,容不得投机取巧;至于选择哪些方向,怎样尽快取得成果和突破,则需要每家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竭力、尽心而为,抱怨和等、靠、要的企业 无异于“煮在温水中的青蛙”。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4656.shtml
本文标签: 制造业   中国智造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