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羽绒服标准漏洞成为添加“飞丝”的起因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07

更多

近日,各种媒体以“普通羽绒服成本两三百元 违规添有害飞丝降成本”为题,描述了羽绒服添加飞丝的现状。

标准漏洞成为添加飞丝的起因

在GB/T 14272-2011的羽绒服装国标中的定义,绒丝(俗称飞丝),是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绒子,是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的总称。含绒量为绒子和绒丝在羽绒羽毛中含量的百分比。以含绒量90%的羽绒为例,在标准中规定,含绒量中绒子含量需大于等于81%,其余部分是绒丝,而且对绒丝含量没有最高限量。

问题就出在这个2012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标准GB/T 14272-2011允许在含绒量中含有10 %以上的飞丝。目前,鸭飞丝的价格每公斤50-90元不等,而(白鸭)绒子的价格为每公斤360元。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一定要钻标准的空子,人为加入飞丝,而仍然符合标准的规定。因为新标准允许10%以上的飞丝算作含绒量,所以企业便大量生产飞丝,把羽毛粉碎提取飞丝。甚至一些不法企业完全用飞丝或羽丝作为羽绒制品的填充料,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目前出现的羽绒中掺“飞丝”现象,一方面是企业的利益驱使,另一方面原因则是现行《羽绒服装》标准的漏洞——飞丝算绒。依据现行的标准,对掺“飞丝”的羽绒,只要“绒子”和“含绒量”达到规定,可能仍是合格的。造成 “飞丝”高了没有问题,“飞丝”低了反而却可能会造成不合格的奇怪现象。

目前,国际标准——IDFB标准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标准中关于含绒量的概念,都是指绒子含量,即飞丝不算绒。

我国羽绒服标准的不完善和漏洞,致使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有机会降低成本又达标。这就是加入飞丝的起因,也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困惑。完善标准,堵住漏洞,与国际接轨,是羽绒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飞丝是否有害?

飞丝的来源:飞丝的正常来源是羽绒羽毛在水洗、烘干、拼堆过程中的机械性生产造成的羽绒羽毛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由于标准的规定,正常来源的飞丝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就从大量粉碎的毛片中提取。

飞丝虽质地柔软,但蓬松度差,与同等重量的绒子相比保暖性及舒适度要大打折扣,但绝不会对人体带来伤害。而对那些大量使用飞丝、羽丝甚至是鸡飞丝制作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性差,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有可能出现钻绒、粉尘和异味现象,造成呼吸道及皮肤过敏等情况,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对消费者的建议

目前,羽绒服的销售场所和品牌多种多样,中羽协建议消费者不要图便宜去买地摊货,也不要找“以旧换新”的路边小店制作,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场或专卖店购买知名的专业品牌羽绒服,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另外,购买佩挂中国羽绒工业协会颁发的“羽绒制品信誉保证标志”产品,消费者权益也能得到保障。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将会对消费者给予先期赔付。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4711.shtml
本文标签: 绒服标准漏洞   飞丝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