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机床产业:转型方为王道

  • 来源:厂长经理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09

更多

作为全球机床消费与生产的大国,中国的机床产业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有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产业中,但是机床产业却在2012年遭遇到了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碰到的问题,那就是出现大幅的利润下滑。

目前,我国机床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市场行业危机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转型就成了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一个共同问题。

现状

同质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机床被称为制造业的“母机”。在中国基础工业发展到今天,虽然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可观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机床行业,就一直面临着国产机床产品大多是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涉及较少,大都为国外产品所占据。同时,国内却不断有新兴制造企业进入这个行业,但由于在技术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突破,所以加剧了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出现了大打价格及品牌战的现象。

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得出,2012年1~10月,伴随着机床产品市场需求的明显下降,重点联系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降低了18.1%。

其中,金切机床行业产值同比降低19.1%,产量同比减少了29.7%;成形机床产值同比降低18.2%,产量同比减少27.5%;滚动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小行业工业总产值下滑幅度更大,同比分别降低35%和35.8%。

20%甚至高达35%的降幅,对于历经近10年都是两位数增长的机床行业企业而言,这个冬天已经不是能用寒冷可以形容的了。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慧仁认为,目前我国机床行业企业面临的现状是,需求总量大幅减少,需求结构加速升级。受此影响,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面下降,新增订单显著减少,产销水平明显回落,资金占用大幅上升,制造资源大量闲置和供需矛盾愈加突出,成为行业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行业固有的产能结构失衡的矛盾更加明显,本已严重的同质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不可否认,市场环境的显著变化是导致目前行业面临困难局面的直接原因,但是行业在过去10余年的高速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大环境的驱动和裹挟,以及行业发展阶段性的限制,发展方式转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对于规模增长的巨大成就而言,结构调整则明显滞后。这是不容回避的又一重要原因,也可以说是更具根本性的原因。”陈慧仁认为,前者具有外部的、客观的属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后者则具有内部的、主观的属性,是能够通过行业全体人士的努力而改变的。

出路

转型升级,走“专、特、精”道路

陈慧仁说,时至今日,我们过去所习惯依赖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增长因素已经发生并还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行业发展长期沿用的发展模式和商业策略,也在快速地丧失立足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不但亟须摆脱当前的经营困境,更需要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寻求行业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发展道路。”

实际上,现在机床行业也有了普遍的共识,即当前阶段的经济增速放缓,绝非简单的周期性下行,而是有着复杂背景,而更大程度上还是国家以较低增长速度为代价换取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主动选择。

相应地,我国机床工具产业也将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特征将主要表现为理性的增长速度和全面的转型升级,竞争的焦点也将从规模扩张转变为发展方式转变。

无独有偶,在2012年11月22日于江西赣州举行的“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在所做报告中认为,机床企业走“专、特、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推动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由大变强的有效道路,也是符合机床工具行业特性适应用户千变万化需求,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近年来不仅机床行业领军企业在发挥“专、特、精”优势推动行业变强,做出了很多贡献,而且规模不大但同样具有“专、特、精”优势的中小型机床行业企业,也在不同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是市场的需求,是用户的需求,也是行业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走“专、特、精”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机床企业要紧盯市场,紧盯用户,通过自主创新去努力研发不同行业广大用户在转型升级中急需的专门化机床工具产品,从而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的素质,不但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减少了进口,开拓了市场,而且机床工具企业还能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

预测

2013年中国机床消费有望增长

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VDW)总经理舍费尔于2012年12月中旬在上海表示,中国机床出口量已位列全球第八位,欧洲成为中国机床出口的重要市场。他预计,中国2013年机床消费将增长12%至380亿美元。目前欧洲市场占中国机床出口总额的24%,市场规模约6亿美元。

相关资料显示,国际机床市场的规模20年间扩大了一倍以上,2011年达到860亿美元左右。自世纪之交以来,机床消费额每年平均上涨近10%(以美元计)。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亚洲,2011年国际机床产量的3/5均流入该地区。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4776.shtml
本文标签: 机床产业   制造业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