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温室气体

  • 来源:互动百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10

更多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那些能够吸收地球表面放射的长波紅外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的气体。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是水汽,它在大气中的含量不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直接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氯氟烃(CFCS)和臭氧(O3)等。

温室气体 - 气体

地球的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下列数种:水蒸气(H2O)、臭氧(O3)、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温室气体 - 汇与源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所谓温室气体的源,简单的讲,就是指温室气体向大气排放的过程或活动;而温室气体的汇是指温室气体从大气中清除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具体说:温室气体的源是指温室气体成分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如燃烧过程向大气中排放CO2;或者在大气中一些物质经化学过程转化为某种气体成分,如大气中CO被氧化成CO2,对于CO2来说也叫源。

温室气体的汇则是指一种温室气体移出大气,到达地面或逃逸到外部空间(如大气CO2被地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或者是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经化学过程转化,成为其它物质成分,如N2O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而转化NOx,对N2O就构成了汇。大气温室气体的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之分。目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逐渐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引起的人为源的增加。

温室气体 - 减量方向

CO2排放减量

化石燃料燃烧为二氧化碳人为排放之主要来源,企业/产业于因应时,可资减量之方向包括:

能源替代:以天然气替代其他燃料。

採用高效率或节电设备。

引进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等)。

评估及增进废弃物再利用。

资源物回收。

节约用水、废水减量以降低废水处理负荷。

废弃物减量,以降低废弃物焚化、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处理程序之负荷。

节约用电:照明管理、夏季空调管理及建筑物自然採光、防晒之设计。

环保标章或环境友善产品之开发、改良。

环境绿化。

控制人口增长。

CH4排放减量

甲烷(CH4)多属天然排放,自然界的生物厌氧腐解作用本会有CH4之排放,如水体流动性不高之湖泊、湿地等均有较高贡献。而人为活动造成的CH4排放因素则有自然水体受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农业畜牧活动及工业製造程序等。

农业/畜牧业:

有机堆肥管理,及其臭气的妥善处理或回收能源。

避免然烧农作废弃物或以焚烧大区域农作地作为农耕/开发方式。

工业程序:

降低储油输油设施之洩漏、逸散。

燃烧系统妥善管理、维护,降低意外或跳机事件之频率。

储油槽设置隔热装置,降低逸散。

涂装改採低油性或无油性涂料施作。

垃圾掩埋场沼气引燃或回收能源。

废水场厌氧处理之沼气处理或回收热能。

N2O排放减量

氧化亚氮(N2O)人为排放源多为农业/畜牧之相关活动,工业程序之排放则以需用氮元素相关化工原料製程为主如硝酸(Nitric Acid)、己二酸(Adipic Acid)(以硝酸为反应原料之一)等。

农业/畜牧业:

有机堆肥管理,及其臭气的妥善处理或回收能源。

避免然烧农作废弃物或以焚烧大区域农农作地作为农耕/开发方式。

工业程序:

提高相关化学品反应主产品生成率(程序替代或设备改良方式均可达成)。

相关化学品化学反应后端设置De-NOx设施。

焚化炉(特别是生物污泥焚化炉) 设置De-NOx设施。

生活污水妥善处理。

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排放减量

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多用于替代蒙特娄议定书列管破坏臭氧层物质(ODS):氟氯碳化物(CFCs)。HFCs、PFCs相关用途包括冰箱空调冷媒、灭火剂、气胶、清洗溶剂、发泡剂等;而SF6则有用于绝缘气体、灭火剂等。该三类管制温室气体于製造及使用阶段均可能造成排放。

选用CFCs替代品时,同时考量GWPs(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低者。GWPs参见表列。

空调、灭火系统之相关管路避免洩漏。

用于清洗溶剂时,配合其他清洗程序及清洗设施改善,提昇清洗效率,降低清洗溶剂用量。

清洗溶剂回收系统改善,提昇回收量、降低溶剂散失量。

发泡产品製造程序确实做好废气收集及处理。

温室气体 - 政策目标

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订针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其中以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55%。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4831.shtml
本文标签: 温室气体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