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早已不是新鲜事,并且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美国近年来大举利用“337调查”作为实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仅在2012年,美国开征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税种,就约有41%是针对中国产品,而对于反倾销的种类更是涉及钢铁、光伏、家电、食品等多个领域。
例如,2012年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终裁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高压钢瓶征收6.62%至31.21%的反倾销税和15.81%的反补贴税。
2012年10月,根据美国商务部裁定的幅度,美国将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
而在食品领域,中国的大蒜、蜂蜜、柠檬酸、蘑菇罐头等都曾受到美国的“强烈抵制”。
面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美国对中国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美国自2006年起开始了对中国频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频繁的反倾销调查也严重地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应获取的利益。”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中国自1995年起始终处于全球反倾销案件最大的目标国。近年来,世界反倾销调查案件的总数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针对中国的案件不断增加。而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也是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背后推手之一。
对此,崔新生则指出,中国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一是努力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二是直面应对国外“双反”调查;三是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到海外兼并重组,发展壮大。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