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3D打印挑战中国:创新与产业链支撑亟待完善(2)

  • 来源:中国机床网|JiChuang.NET新闻部发布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15

更多

而距昆山1.4万多公里的美国纽约,有着3D云打印之称的Shapeways正忙着搬家,将其运营重心从荷兰移至纽约。Shapeways在皇后区占地2.5万平方米的工厂取名为“未来工厂”,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3D打印工厂。2012年10月18日,在工厂开业仪式上,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手中那把剪彩的剪刀,就是3D打印制造。隔河相望的曼哈顿区,聚集了众多年轻的3D打印企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观察,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些企业仍保持快速发展。

自从工厂出现以来,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从未如此接近过。3D打印给消费者带来了在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制造之间进行选择的自由。如果你想要一个与自己相貌一样的玩偶,用3D打印机制作,成本可能只要100元;如果委托工厂,也许要花1万元。

业内人士将2012年的3D打印机视为像1977年个人计算机和1990年网页浏览器一样,是一个崭新的市场从萌芽期进入成长期的转折点。虽然3D打印技术目前尚未颠覆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的规模效应依然占据优势,但前者正慢慢抢走市场份额。

工信部已经嗅出了危机的味道。2012年12月14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增材制造技术国际论坛上透露,中国将提速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这一信息标志着3D打印正式纳入了中国工业主管部门的视野。

革新的号角

美国3D打印设备巨头3DSystems(DDD.NYSE)的创始人,查尔斯·胡尔(CharlesW.Hull)比颜永年小1岁,他至今仍管理着公司,担任执行副主席一职,还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1982年,在一家紫外线设备生产企业任职的胡尔,尝试把光学技术应用于快速成型领域。他将一种液态光敏树脂倒入大容器中,在容器里放置一个升降平台,容器上方的紫外激光器根据计算机指令照射液面,所到之处,材料会发生光聚合反应,迅速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当一层打印完成后,未被照射的地方仍保持液态,此时在液面以下0.05毫米-0.15毫米的升降平台会下降一层,激光器开始打印第二层。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整个物件制造完毕。这项立体光刻(SLA)技术就是最早的3D打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4896.shtml
本文标签: 3D打印   创新   产业链支撑   完善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