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机器人深圳加速“上岗” 三个月收回投资

  • 来源:深圳商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22

更多

近日,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公司董事长赵盛宇,从北京回到深圳,带着一个沉甸甸的奖杯——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全国第四名,这是深圳企业在此次大赛中的最好成绩。获奖的项目,不是他的传统业务激光,而是机器人

回到深圳的这些天,赵盛宇一直在琢磨和选择2013年的合作对象,现在已有近40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主动找上门来,接到的订单只能“有选择地去做”,因为“实在太忙”。

他的底气,来自于制造业生态的风云变幻。在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的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对机器人的需求迅速升温,工业机器人正在悄然改变着制造业的人力生态,而在中国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深圳,这一趋势显得尤为突出——在电子、家电、装备、新材料等制造业领域,弧焊、点焊、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各种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在加速“上岗”。

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以富士康、艾美特、华为等为代表的大企业,正在布局添置机器人、推进自动化。多位受访者表示,2013年或将成为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拐点。

制造业加速布局机器人

艾美特是世界最大的家用电风扇生产厂家之一。1月18日,在深圳石岩艾美特的工厂内,几台约两米高的喷涂机器人,正对着多台风扇喷刷“漆膜”,按照既定轨道,均匀地将墨粉喷刷在扇骨上。

记者了解到,在该公司,冲压课、马达课、车床课等部门均已上马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仅2012年,艾美特共投入3000万元进行自动化、半自动化改造。

该公司总务部经理郑世兴,向记者详细算了一笔账:以喷涂车间为例,过去投入人力多,仅一台风扇需两人同时从正反两面操作,现在仅需要一个喷枪按照固定的轨迹完成喷涂作业,且一台机器人一次可以喷涂6~9个,不受场地限制,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了仓储用地,效率提高了数十倍。

郑世兴说,机器喷涂喷漆的厚度、光泽、稳定程度明显好于人工。此外,还有出于对员工人身安全的考虑,在喷涂车间,刷粉时的温度高达200度,对员工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过去员工还需要穿上特制的静电服。

不只是艾美特,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富士康、比亚迪、华为等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多。早在去年6月,富士康宣布计划在整个工厂的组装线部署100万台机器人,郭台铭表示,他希望今年年底前机械手臂安装量达到30万,到2014年达到100万,未来5到10年推出首批全自动工厂。

根据世界机器人联合会预测,目前全世界有110万正在使用的机器人,中国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1年,在中国的机器人销售量为2.26万套,相比2010年的1.46万套,增长 51%,相对于2006年的年销售量则增加了4倍,预计在2014年将成为全球第一。

最短3个月收回投资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机器人投入成本回收期,已从过去的三年时间缩短到一年以内。

“深圳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1500元/月,较上年提升了13%,为国内最高”,深圳某电子厂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企业利润正在被人力成本的上涨淹没,目前已到了企业所能接受的“临界点”,此外,持续的招工难和工人流动率高已经成为制造企业普遍要面临的问题。必须想办法改变现状。

制造业的痛点让机器人迎来了一片曙光。

一些业内人士向深圳商报记者介绍,目前各制造业企业“上岗”的机器人,大多在一年之内能够收回投资,最短的只有三个月。

台湾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副秘书长陈文贞表示,目前工业机器人有以下趋势值得关注:一是机器人应用由汽车/电子业转向一般产业,如加工、食品生产、产品组装等;二是自动化需求由大型企业转向中小企业;三是投资金额回收要求由两三年回收减至一年回收。

政策利好消息也频频吹来。2012年7月20日,《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公布,智能制造装备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被写入规划。工业和信息化装备部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透露,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从示范性推广过渡到全面运用,并将成为重点支持领域。工信部正在与财政部协调考虑相关支持政策。

“深圳籍”机器人渐露头角

正因为时机成熟,深圳正日益成为机器人制造企业的投资热土。对于他们,深圳成熟的产业链优势依然存在,本土传统制造企业的需求,市场已足够庞大。

事实上,在深圳本土,就有不少企业早已将目光瞄准工业机器人市场,配天集团是其中之一。说起配天集团,大多数人可能更为熟悉其上市子公司大富科技,并不知道其母公司还有机器人业务。

“其实,我们早在7年前已经开始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但直到今年,大范围的市场运用才展开”,昨日,配天集团营销副总田美生向深圳商报记者介绍,根据现有资源的预测,2013年,该公司仅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营业额可以超过2亿人民币。

开展机器人业务,需要有足够的相关人才和技术储备。海目星董事长赵盛宇告诉记者,他们请来了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具有行业资深背景的国际化专家,组建了12个人的核心技术和管理团队。目前,这个团队已经打造出全球第一条全自动化逆变器生产线,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5104.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富士康   比亚迪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