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高校科研成果能解决数控专业技术难题(2)

  • 来源:慧聪机床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24

更多

此外,作为主持单位承担国家高端装备制造“高速高效加工工艺与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作为骨干成员单位参加“04专项”5个创新技术平台的建设,分别包括:沈阳机床的“高速复合数控机床及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平台”,大连机床的“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创新能力平台”,秦川机床的“高效高精度齿轮机床产品技术创新平台”,昆明机床的“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产品技术创新平台”,华中科大的“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这几个创新平台联合了高档数控装备方面的知名高校与企业50余家,建立了多个“产学研用”的紧密联合体,构建共同建设创新平台、共同凝练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研究方向、共同使用创新平台资源、共同享受创新平台成果、共同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等创新机制,为我国机床、汽车等骨干企业提供核心创新型技术和产品,促使我国高档数控机床、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骨干企业成长为国际著名企业,形成国际知名品牌。

所建创新平台的相关体制机制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1.平台共同建设机制集中有效资源,在解决好内部利益分配机制的前提下,通过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平台。

2.立项共同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以国家、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对平台各技术方向确定的课题进行集体决策。

3.资源共同使用机制充分发挥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为平台成员无偿提供共性平台的研究设备。

4.成果共同享受机制平台成员参与平台的共同建设,参与重大专项或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开发,所形成的技术成果实现共享。

5.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共同打造机制平台成员间紧密联合,将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成果进行工程化开发和后续研究,为平台成员企业提供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平台成员企业利用自身的渠道,将平台研发的技术向行业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

基于以上平台和机制,学校对企业所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归纳并提出解决方案,发掘其中共性的、本质的科学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并形成相应的技术路线。企业的技术人员对技术路线进行论证,并组织实施,通过检验并评估应用实效,从而取得一系列的技术成果并在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促进了自主技术成果的快速提升。

取得的技术成果及推广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利用其数字化设计技术的相关成果协助秦川机床、昆明机床、大连机床等机床企业进行专项主机产品(大型数控卧式加工中心、数控拉刀磨床、数控圆柱齿轮磨齿机、数控圆锥齿轮磨齿机以及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优化设计,有效地提升了专项主机产品的综合性能与品质。

利用参加专项课题的机遇,西安交大开发了一批可推广的数控机床应用检测、制造核心技术产品,如机床传动链检测系统、无传感器的数控机床动态综合性能测试系统、温度采集及热误差补偿模块、模块可重构的机床功能部件故障诊断系统、数控机床三维离线防碰撞软件系统、机床加工精度在机检测系统、复杂结构件的快速精铸工艺,诸如此类数控机床用的检测与制造技术。

特别是随着数控机床向着高精度、智能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档数控机床都应配备监测诊断系统,通过西安交大的自主研发,推进了国内在这方面工作的发展,实现了相关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状态可监测、可诊断和可预警。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5177.shtml
本文标签: 高校科研成果   解决   数控难题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