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优化产业结构要从创新入手(2)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25

更多

二是治理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造船、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产能都严重过剩。我国炼钢能力已经接近10亿吨,上半年利用率只有74.7%,我国的水泥产能已经超过30亿吨,已经大大超过“十二五”末达到22亿吨的规划指标。而且由于过度竞争,企业利润微薄,不少企业已经陷入亏损状态。根据工信部的统计,炼铁、炼钢、电解铝、焦炭、水泥、化纤等18个行业中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达到15%~25%。因此,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任务还十分繁重。我国主要工业行业现代化水平整体还较低,只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40%,离实现工业现代化还有相当距离。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我们要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现代化水平,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要继续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强化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前,以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基础制造技术和可重构制造、3D打印等新兴生产系统的技术突破和广泛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全球产业竞争力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现代制造技术的研发、应用结合起来协调推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先进制造技术突破提供应用场所和市场支撑,通过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程化、产业化提供工艺保障。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解决“二产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还促进了第三次产业的发展,解决“三产不大”的问题,我们必须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真正的战略性产业来大力发展。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企业层面看,产前的市场和定位调研服务等,研发中的设计服务、创意服务、模具服务等,生产中的工程技术服务、设备租赁服务等,营销中的物流服务、网络品牌服务、出口服务等,都具有增强产品差别化和区分竞争对手的作用,从而强化企业的定价能力和控制市场能力。同时运输、电信、商业、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是制造业的重要“中间投入”,如英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为16.71%,比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1.67%提高了10倍。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5237.shtml
本文标签: 产业结构   制造业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