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船王张志熔裸退背后:熔盛三剑客分道扬镳(3)

  •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25

更多

熔盛重工问题的持续发酵,最终让张志熔选择了离开。与此同时,张志熔的父亲张德璜亦因退休关系,辞任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董事职务。

对于张志熔的辞职,接棒者陈强在就任董事局主席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张志熔此次“裸退”,民营企业家“让位”于职业经理人,将成为载入民营企业史的重要一页。他称自己“曾劝张志熔兼任公司一些职务,但被张拒绝”。

但媒体对此纷纷猜测,张志熔辞职是与此前涉嫌内幕交易案有关。不过一位熔盛重工员工向本刊记者透露,其实张志熔在2012年4月份的一次股权变更时即有辞任意向,“全柴毁约与内幕交易案只是加速了其辞职。”

本刊记者获悉,如皋市市委书记陈惠娟已于2012年6月7日调离岗位。张志熔的辞任正式宣告“熔盛三剑客”分道扬镳。

陈强时刻

在大厦将倾之际,陈强接掌帅印。

多位接近公司核心管理层的人士证实,张志熔深居简出、不愿与媒体接触,却在资本界左右逢源,并对熔盛重工具有完全的控制力。而有着军人家庭背景且毕业于造船专业的陈强,则是一个抱有强烈的产业情怀的理想主义者,对造船业深怀抱负与使命感。

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毕业后,陈强曾进入江南造船厂,开始了在造船业的戎马生涯。在一次江南造船厂的全厂大会上,当老厂长在台上作报告时,陈强坐在台下听讲,并对周围的同事说:“有一天我会坐到上面去。”

1997年,已经担任江南造船厂高管的陈强被委以重任,奉命建造当时中国最大的船厂——上海外高桥造船厂。他向上级拍了胸脯,表示自己将用4年的时间建起船厂。按照当时国内的经验,一个新船厂从开工建厂到交付首制船正常速度需要10年时间。

在全世界都不相信陈强的时候,他做到了。2000年,时为国内最大的造船单体项目上海外高桥造船厂迎来机器轰鸣。

然而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2003年10月,陈强迎来了他命运中的一次巨大转变,为10年后一次中国造船业的风云突变埋下伏笔。

2003年10月份,陈惠娟接到了如皋人张志熔的电话,对方表示“有一个难以想象的大项目”,一个好朋友愿意和他共同来做。张志熔的语气中充满了激动和兴奋,并立即邀请陈惠娟前往上海见面。陈惠娟处事果断、敏于行动,接完电话之后,她立即驱车赶赴上海。

在以陈强为主角的文学作品《船梦》中,作者描述陈惠娟当时的心情称,就像一个阅读侦探小说的读者急于揭开故事的谜底:“从如皋到上海有三四个小时的路程,那时苏通大桥尚未修建,中途要登上长江渡轮,跨越江流。陈惠娟踏破铁鞋,一直在寻找一举改变如皋经济面貌的大项目。那么,长江的另一边,会有什么等待着她?”

陈强就此开始了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生涯,并迎来与张志熔、陈惠娟的一段合作蜜月期,陈惠娟主政的如皋市亦将造船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在通往“中国造船业盟主”的道路上,如皋从此两脚都是油门。

在公开场合,陈强与张志熔关系良好,时常盛赞张的胆识与远见,但业内素有二人貌合神离的传言。一位不愿具名的熔盛重工员工对本刊记者表示,张志熔只是想赚钱,一遇到形势不好,他会随时抽身而退。

资本与产业融合失策是近年来产业发展典型矛盾之一,在造船业则尤为突出。江苏泰兴的一家民营船企江苏港华船业有限公司(下称港华船业)老板为了躲债,干脆躲到国外。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主任张维竞亦分析,“资本家”是不用担心他们会吃亏的,他们随时都会在形势不好时撤离。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5243.shtml
本文标签: 张志熔   熔盛重工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