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船王张志熔裸退背后:熔盛三剑客分道扬镳

  •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25

更多

船王张志熔裸退,疲惫的熔盛重工迎来权力交接,其背后指向资本意志与职业经理人的冲撞,还是地方政府与资本合谋之后的痛苦挣扎?不顾产能过剩及行业深度调整,地方政府为高筑GDP不断迎合资本贪欲,如何收场?

 船王张志熔裸退背后:熔盛三剑客分道扬镳

宣布辞去董事局主席当天,“船王”张志熔给公司亲信、伙伴拨去了安抚的电话:“我还会帮助熔盛的。”

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在磨难中迎来接棒时刻。2012年11月26日,张志熔突然宣布辞去其在熔盛重工和熔盛地产的所有职务。熔盛重工总裁陈强继任董事局主席。这位在中国造船业享有盛名的职业经理人,与张志熔以及公司所在地江苏如皋市的一位官员,曾被称作是在中国造船业叱咤风云的“熔盛三剑客”。如今,陈强已与其余两人分道扬镳。

过去一年里,“船王”的巨轮遭遇强风暴。这家曾创造世界造船业速度奇迹、拥有中国最大单体造船工厂的明星公司,在2012年新增船舶订单为零。此时恰逢世界船舶业一轮低谷,由产能过剩及量价齐跌催生的利润陡降,让这位仅43岁的年轻富豪张志熔心力交瘁。

熔盛重工脆弱的资金链状况,在2012年下半年“中国A股第一起收购爽约事件”中暴露无遗。8月份,熔盛重工在重组发动机制造商全柴动力的收官阶段突然宣布放弃,最终因投资机构的起诉而遭到证监会的调查。

尽管熔盛重工辩称“不差钱”,但辩词很快被接踵而至的另一起丑闻淹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张志熔持有的一家中国香港公司在中海油公开披露对加拿大Nexen公司收购之前从事内幕交易。资本玩家张志熔最终以1400万美元私了宁事——内忧外患交织之下,他已经没有半点耐心等待糟糕的2012尽早过去。

在地方政府的GDP追求及资本逐利的共同导演下,中国造船业迅速步入产能过剩泥淖。在此背景下,“船王”张志熔的交棒显得意味深长。

资本狩猎

接近张志熔的人说,即使张本人也没有想到,他在七年前的一个闪念,竟会在日后深刻影响中国造船业的格局和版图。

一个流传较广的版本是,2003年,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给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信,称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当时,这份文件几经辗转,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张志熔看到了。

这让张兴奋不已,他正在考虑如何从地产业转型。

那时的张志熔已是上海地产业年轻的大亨。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建材交易和承包积累了财富,然后投资房地产。1994年,大量房地产开发商破产的时候,张志熔集中资金开发的商品房却在市面上销售一空。2009年,总部位于上海的恒盛地产登陆股市。

此前,这个隐秘的富豪深藏在众人的视线之外。数年间,张志熔家族一直刻意躲避媒体的关注。

据接近张志熔的人描述,他在资本层面长袖善舞、政商人脉深厚,交际能力极强。张在高中时的班主任邓妙娟说:“知道我家外墙漏水后,他就让父亲派了两个小工过来泥墙。”那时,家境不错的张志熔也会常常为同学们的体育用品埋单,对圈子里的人都很照顾。

陈强和张志熔属于同一个圈子——上海市青联,而“熔盛三剑客”的另外一人陈惠娟则是张志熔老家江苏省如皋市前市委书记。分析者称,这种组合颇为经典,代表了中国产业经济十多年来的增长动力——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行业领军人物破釜沉舟的投入,以及敢于冒险的民营企业家高超的资本整合能力。

当时国际造船业刚刚走出长达15年的低谷期。2004年,全球造船完工量首次超越1975年的历史高位,产量持续攀升,直至2011年,造船完工量达15891万载重吨,刷新历史记录。2003年之后的5年间,嗅到了“腥味”的各路资本蜂拥造船业。

此后上演的故事也证明了这个绝妙组合的惊人能量。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5243.shtml
本文标签: 张志熔   熔盛重工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