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本土工业机器人产需两旺

  •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25

更多

据市场研究机构IMSResearch的报告,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产量约为20万台。其中大部分是由欧洲和日本厂商生产,他们已经拥有极为成熟的制造技术。

IMSResearch预计,2011-2016年间,亚洲地区(不含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产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6%,为全球最高;中国对此的贡献不容忽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复合年均增长率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因为有许多因素都将对此产生显著影响。

影响工业机器人供应商选择的原因包括:成本、应用、地域以及专业知识等。在某些情况下,政治取向也可能产生影响。例如,中国的用户可能会不愿意考虑日本供应商,因为两国政府在钓鱼岛之间的纠纷;要知道,相当大量的生产设备建置是依赖于中国政府的投资。

过去十年来,中国工业产值以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4.5%的速度在增长,而整个国家对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在十二五计划中有个很显然的趋势,国家鼓励选用如广州数控和新松机器人等本土供应商的产品而不是严重依赖进口。然而,对于本土机器人厂家(即使是超低价机器人生产商)而言,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建立他们的信誉,尤其在目前如ABB,KUKARoboter以及Yaskawa等巨头都在本土建立了生产基地的情况下。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极具争议的话题是关于富士康的“三年百万机器人”。富士康原来预计2-3年内能为生产线配置100万台机器人,并有余力在公开市场销售工业机器人。然而,照目前情况来看,富士康这一计划已无法按时完成。然而,不可否认,越来越多对员工待遇和工作环境的关注,使得各工厂都将加大对于生产自动化的业务投资。

不论富士康雄心勃勃的生产目标是否能达到,中国地区对工业机器人的兴趣是毋庸置疑的。随着社会人口结构在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学历已不仅止于职业技术学院,他们会接受更多高等教育;中国市场上的企业会发现想找低成本劳动力是越来越难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家涌现,未来十年,中国地区的机器人产量增长将超过任何其它地区。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5252.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机器人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