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世界机床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分析(3)

  • 来源:数控机床市场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29

更多

欧洲模式

欧洲模式的特点是:一揽子交钥匙工程。即机器人的生产和用户所需要的系统设计制造,全部由机器人制造厂商自己完成。

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的特点是:采购与成套设计相结合。美国国内基本上不生产普通的工业机器人,企业需要机器人通常由工程公司进口,再自行设计、制造配套的外围设备,完成交钥匙工程。

中国模式的走向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应走什么道路、如何建立自己的发展模式确实值得探讨。中国工程院在《我国制造业焊接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总结报告》中认为,我国应从“美国模式”着手,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向“日本模式”靠近。

日本模式发展分析

以日本为例,作为素有“机器人王国”之称的国家,其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令人瞩目,无论机器人的数量还是机器人的密度都位居世界第一。

在经历了短暂的摇篮期之后,日本快速跨过实用期,迈入普及提高期。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可谓处于繁荣鼎盛时期,似乎无所不能。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欧洲和北美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崛起,国际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日本转向了欧洲和北美。在度过了几年的低迷期之后,2l世纪初,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又开始重新焕发生机,尤其是伴随着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对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增长,以及日本本国早年工业机器人因服务期限而带来的更新换代,预期将对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3季度工业机器人生产额为1093亿日元、同比下降18.7%,连续4个季度下降。在全球经济减速的背景下,中国、欧洲等海外需求骤减是主要原因。

占生产额7成以上的出口额为745亿日元,同比下降26.2%,连续5个季度下降。具体来看,电子配件组装机器人下降37%,应用于汽车制造的焊接机器人下降22%。以中国为中心,电子机器关联产业机器人需求逐步减少。

相反,面向日本国内的机器人生产额为348亿日元,同比增3.8%,连续10个季度增长。国内汽车需求旺盛带动了相关产业用机器人的需求。

中研普华报道:

太阳能缫丝机即将在印度十二五计划中被推出,将给予电力供应存在严重短缺的地区很大的帮助。

近日,在中央丝绸委员会和纺织部管辖下运作的、总部设在班加罗尔的中央丝绸技术研究协会(CSTRI)开发了一种低成本太阳能驱动的缫丝机,以提高蓖麻蚕丝缫丝的产质量。

这种新型缫丝机既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运作,也可以用机械桨操作运行。该机器能在10至15秒内缫出多达200克的丝,其效率几乎是传统手工缫丝设备的2.5倍。

中央丝绸技术研究协会(CSTRI)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使用新型缫丝机所生产出的丝线质量明显优于一般传统手工设备。太阳能缫丝机不仅保证缫丝速度、质量和工作条件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消除早期模型的一些缺陷。

中央丝绸委员会计划在“十二五计划”(2012年至2017年)期间投入启用太阳能缫丝机。可以预见,该缫丝机将有助于解决电力供应存在短缺的地区的此类问题。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5441.shtml
本文标签: 机床技术   发展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