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吴柏林:2013,着力转型升级

  • 来源:机经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1-31

更多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来说,可谓是形势严峻的一年。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外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全行业产销增速下滑明显、利润负增长。企业的在手订单和新增订单均大幅下滑,库存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当前行业的运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走势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数控机床市场网在2013的开年之初独家专访了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

2012年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首先,吴柏林结合协会214家重点联系企业的情况向数控机床市场网记者介绍了2012年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情况。

1-10 月,协会重点联系企业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同比降低了18% ;工业产品销售产值 770亿元,同比降低了17% ;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98亿元,同比降低了17% ;实现利润 35亿元,同比降低了43% ;新增订单 302 亿元,同比降低 34% ; 10 月末的在手订单 3 11 亿元,同比降低了 24.7% ; 9 月末的产成品库存 153 亿元,同比增加了 32%。“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重点联系企业的数据是全面下降。”吴柏林说。

进口方面。 1-10 月机床工具进口了 1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 ,其中金属加工机床进口 115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5.6%。吴柏林强调说:“进口增长的这 5.6%可是在 2011 年非常高的基础上增长的。说明我们国内的市场需求没有减少,是我们的需求层次在提高。特别是我们金切机床增长了 8% ,这是我们行业需要思考的。”

出口方面。 1-10 月机床工具出口 77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5.6% ,其中金切机床出口了 15.6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6% ,成形机床出口了 7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8%。“可以看出,我们的出口额虽然低,但是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加,说明我们的企业还是在向外走出去,积极开拓市场。”

行业存在的三大矛盾

就行业的整体来看,吴柏林坦言,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机床工具的产业规模虽然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但产品的结构水平偏低,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将面临挑战。他指出,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国内需求结构的加速升级和行业供给不相适应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产能结构失衡。表现为三点:一是我们的中低端产品产能迅速扩张;二是供给能力与需求结构不对称;三是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与主机配套失衡。

2. 产品同质化特征明显。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床的功能看,行业企业生产的绝大部分为通用机床,专用机床、特种机床比例低,往往是同一机型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各个领域;二是从机床的技术水平和性能质量看,2011年全行业生产数控机床约27万台,其高档机床比例不足5%;三是从营销的服务方式看,多数企业还处于单纯的卖设备的阶段,对用户工艺研究不深入,缺乏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同质化的后果是企业大打价格战,给行业发展带来严重伤害。

3. 中高端产品的竞争力薄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高端产品深层次技术掌握不透;二是我们创新成果产业化是突出的薄弱环节。

企业面临的五大难题

在众多企业2012陷入低谷之际,机床协会也一直在积极走访调研。采访中,吴柏林也是向数控机床市场网的记者总结了当前企业面临的五大难题:

1. 产销水平持续回落。有七成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呈现同比下降且下降幅度普遍为两位数,降幅最大的甚至超过50%。

2. 新增订单显着减少。企业新增订单同比平均下降了36%,在手订单同比下降了23%,八成以上的企业新增订单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仅有不足2成的企业新增订单持平或略有增加。

3. 资金占用大幅上升。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上升导致企业资金占用大幅上升。更有20%的企业产成品库存接近或超过100%。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同比超过70%。再加上承兑汇票的泛滥,使得企业现金流非常紧张。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1/n45605.shtml
本文标签: 吴柏林   2013   着力转型升级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