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创新转型与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3)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2-25

更多

3、顺应新产业革命运营变革,塑造产业链、创新链和需求链竞争新优势。苹果、阿里巴巴等爆炸式增长明星企业,很大程度上是运营模式创新的结果。上海要以在沪跨国公司、央企和市属大企业集团为重点,推动生产模式、组织模式和技术模式创新,增强对全球产业链、创新链、需求链的整合能力。一是生产模式创新。鼓励企业根据产业链结构、价值链结构、自身优势基础,将原有内部产业链条上的部分非核心环节进行剥离细分,剥离出来的小微企业向时尚化、个性化、低碳化发展。鼓励本市制造业企业加快向研发、销售“两头在沪”、加工制造“中间在外”型模式调整转型。同时,推动综合集成、柔性生产、精密制造等先进技术融入设计、制造和营销全过程。二是组织模式创新。深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于企业管理。三是技术模式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城市化、产业化的深度融合。一是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积极建设和打造宽带城市和无线城市,成为国内带宽和服务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扩充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展高端外包呼叫中心,提升超级计算机中心能级,加快建设高能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完善城市智慧应用体系。以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公共服务、智慧贸易、智慧制造等八大智慧应用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三是借助培育平台经济发展新型业态。重点是发展在线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互动服务、集成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互动广告等服务业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特别是要发展国际贸易和海外营销促进平台(物流平台、数据库平台等)、国际财经信息港平台,以及各类专业型服务平台、展示交易型服务平台(要素交易市场、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生活型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为新兴业态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5、深化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形成适应新产业革命发展的内外环境。一是完善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加大对新产业、新模式、新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开发区、产业链及科技型和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二是创新人力资本集聚的制度安排。上海要增强高等教育学科设置调整的灵活度,及时根据未来制造业对设计、IT、营销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强化应用型人才培育。三是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吸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进一步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四是加速推动企业向全球投资布点。支持有能力的本土企业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建立海外研发基地或收购海外科技和研发机构。重点培育和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潜力较大、行业带动性较强的中小微型企业,推动其国际业务发展,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生产、精准化管理、自主化创新、集约化经营和品牌化运作,着力催生和培育“微观跨国公司”。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2/n46177.shtml
本文标签: 上海   创新转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