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聚焦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服务三个核心标志领域,有选择性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全球制造新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引领“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第六个年头,国内外发展形势都在进行深刻变革和深度调整。而最大变化、最新调整,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初显端倪。从成因上分析,这次革命是全球技术积累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数字、网络、激光、纳米、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发展,特别是3D打印技术问世,积累并开始引发突破性力量),是发达国家构建新型经济结构、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基于各自国家利益,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再工业化”等战略,成为新产业革命的重大推力),是世界经济寻找新增长点、走出相对低迷长周期的突破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各国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产业革命就成为众多国家的共同期待)。对此,上海要密切跟踪关注、及时把握时机、抓紧谋篇布局。
新产业革命带来深远影响
新产业革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颠覆性”的重大影响,也将对上海转型发展带来相当深远的影响。
1、新产业革命将带动世界和上海经济迎来新一轮长周期。历史经验表明,重大科技浪潮和工业革命往往与新的经济长周期相伴而行,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成为世界经济新一轮长周期的动力支撑。这次革命将引发制造业产量和生产率加快增长,制造业特别是新技术制造业将成为世界经济新亮点,将使制造业变革“红利”惠及到产业经济其他部门,引发全产业链效率的提升,将使新技术、新产业从发达国家迅速波及发展中国家,全球都将同时参与并从中共同得益。上海产业也将迎来新产业革命带来的种种好处,有望抓住机遇,实现率先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平稳地较快发展。
2、新产业革命导致全球制造格局变化将对上海带来挑战。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引发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比较优势的变化。在新产业革命影响下,未来产品竞争优势将主要来自更灵活、更经济的生产,来自更具个性化、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二是空间布局的变化。个性化、定制化要求生产者更加贴近消费市场,过去为追求劳动力低成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可能会重新回流到发达国家,呈现“本地化”制造趋势(据调查,总部设在美国的制造业高管有超过1/3计划将生产从中国转回美国,这些公司所涉产值约占美国从中国进口额的30%)。发达国家也利用这种趋势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通过强化技术优势实现制造业升级,推动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回归。上海作为标准化生产、加工型生产的重要基地,传统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可能受到强烈冲击。
3、新产业革命将使上海在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加核心主导作用。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全新重塑城市与制造业的关系,将使城市所具备的交通、研发、商务、信息、人才中心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将使具备柔性、轻型、智能等特征的制造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将使城市之间基于信息技术和生产方式变化形成更加密切的协作网络和功能体系。城市将成为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和新型国际贸易的基本网络(如迪拜、北京、孟买、东京、多哈、新加坡、香港、上海等新兴全球城市所组成的“新丝绸之路”这一城市网络,已成为促进亚洲经济增长的引擎)。上海完全有条件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强化自身的服务功能与优势,引领国内和长三角地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