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坊间关于“又一场国企的盛宴”批评声不绝于耳。大家举出美国模式,米歇尔的实践证明,小公司能干得很好。其实,美国既有7900家民间油服小企业正在开启页岩气革命,又有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石油大佬,或是等着成功小企业击鼓传花般的成果转让,或是耐心经营其页岩气产业利益链条。所以,对于参与企业大小体制的争论,并没有多少意义,起码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层面。
有美国专家总结,市场的高度开放与高效率,是美国页岩气产业成功崛起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是美国的长项,但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不能忽略,即核心技术的掌握。
师夷之长,首先要知道真正的“长”在哪儿。市场固然重要,但美国人的劲儿一直是往技术创新上使的。正是水平井技术和多层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及最新的同步压裂技术的进步和突破,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才有了今天大规模开采的局面。
其三,技术才是问题。有意思的是,有一种观点认为,页岩气开发没有技术,只有经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关键技术是水平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全是在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中普遍使用的技术,并没有为页岩气专门研究的技术,页岩气开采不过是长期的经验积累而已。美国的页岩气田很多,但开发最为密集的是德州北部的巴奈特地区,因为米歇尔在此摸索了几十年,经验成熟,数据资料丰富,所以后来者众。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经验更重要。
其实在笔者看来,这种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就是技术,而且是核心技术。过去我们花许多钱,买人家的图纸和散件,以为这就是引进技术,其实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核心技术是在组织中间生长的独有的一种集大成,包括缄默知识、know-how(诀窍)等等。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全过程亲历亲为。
不久前我国光伏产业的集体陷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教训。没有核心技术,却为抢政府补贴的蛋糕一哄而上。以为抢着了先机占尽了风头,却因脚底没根,被人家釜底抽薪。所以,中国企业进入页岩气领域,关键是选择好能够掌握核心技术的战略路径,无论合资还是引进,最终还是要自己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其四,中国传奇何时上演。有个好消息,中国的页岩气储量世界第一;还有个坏消息,我国页岩气藏的储层与美国相比,在地下更深且更复杂。页岩气层深度的增加无疑在我们本不成熟的技术上又增添了难度。
中国的技术与美国已趋成熟的技术相比,应该说还处于开始阶段,有人说相差30年,如果从一步步积累经验角度看,这个判断并不太离谱。页岩气开发是大投入大产出的工业行为,还要考虑环境资源的限制,况且每年有上千亿资本投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美国,也爆出许多天然气勘探公司仍然在亏钱的消息,引起人们对页岩气企业能否赚钱的担忧。
所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国页岩气开发要走对路,走稳路,走好路。反正资源在我们脚底下,跑不了。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