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从ePLC看OEM行业定制化趋势!(2)

  • 供稿:米尔自动化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4-15

更多

随着ePLC的深入发展,智能化与安全性能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强。特别是“智能制造”这个概念在国内普及开来的同时,iPLC的概念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严义向记者解释道:“从广义上来说,iPLC就是具有智能算法的PLC;从狭义上来讲,iPLC应该具备视觉、运动控制、智能算法、机器手等方面的多种功能。”以机器人生产为例,PLC的对接是发展的方向,此外,运动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大部分PLC的运动控制功能都比较弱,反馈功能弱、定位精度低,因此,运动控制技术的改善也在推动iPLC的发展。在产品安全方面,具有安全功能的PLC产品层出不穷,具有安全功能的开发平台也相应成熟。据严义介绍,安全PLC的本质是降低PLC系统的失效率以及失效后避免引起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以达到被控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同时,他指出,安全PLC并不应该单纯为了通过相关认证,而是要作为提高产品安全性的手段。

“软”实力带来的机遇

随着硬件元器件可靠性的增强,成本的逐年下降,硬件冗余已被广泛理解和应用,越来越成熟的硬件设计已经能够满足各种预定的要求。但是即使硬件可靠性水平不太高,人们也难以在设计软件时能够确保完全满足预定的要求。同时,随着对软件的依赖越来越大,包括从控制系统到安全系统,从单独的系统再到复杂的集成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就是,软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失效、事故导致停机事故的比重越来越大。

有统计显示,自动化系统中软件开发的成本逐年上升,在1980-2010年的30年间,软件成本由10%增至40%,机械成本却由80%下降至35%。彭瑜认为,在工业控制领域,软件设计的工程化必须在其全生命周期完善实施,包括从设计阶段、仿真阶段、程序编制阶段、现场调试阶段一直到运行与维护阶段。

传统的PLC编程语言最常用的是没有结构化,不能定义数据类型的梯形图语言,对于PLC使用者来说,除了可能过编制程序来控制外,输入采样、输出配置和PLC例行程序均是不可见、不可控的。彭瑜介绍,采用了IEC61131-3软件模型,就大大解决了这些问题。各大自动化企业也在利用软件来打造“软实力”。贝加莱“Automation Studio”作为统一的开发平台,以开放的接口技术、软件的模块化以及行业库的支撑与相关经验,为OEM行业客户带来了具有竞争实力的软件解决方案。

行业渗透进行时

尽管目前ePLC产品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但是严义认为,推动ePLC理念的过程也是一个产业链完善的过程。“我们希望找到更多这条产业链上的应用厂商、生产厂商、销售厂商等等,一起来推动ePLC理念与相关产品的发展。”据了解,严义与他的技术团队已经启动了在几大重点行业的推广计划。

“在电梯行业,关于控制系统的强制性安全标准已经开始执行,安全认证工作今年也即将开始强制执行。这就要求电梯制造企业转变开发模式,”严义介绍道,“构件化和建模方式开发更加适合这样的模式,而我们提供的开发平台正是符合这种形式的。”适合这种“老行业开新花”模式的行业其实还有很多,严义透露,接下来,塑机行业将会是他与团队重点开发并建立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说到产业化,严义认为,随着技术的强大与成熟,行业的道路自然会随之拓宽。当然,他也指出,跟一线企业的对接十分重要。“我们现在有意识地在和各个OEM行业的大型企业进行沟通,主要是因为大企业普遍具备战略性的思路与眼光,此外,大企业在同行业内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推动相关理念的认知。”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4/n46794.shtml
本文标签: ePLC   OEM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