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信重工:“核心制造+成套服务”闯世界

  • 来源:工人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4-18

更多

“如果在国际高端市场上见不到中国企业的身影,中国就谈不上是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这是美国一位学者在评价“中国威胁论”时说过的一句话。

不管说者有心还是无意,这个颇不客气的判断,深深刺痛了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沁新。不同场合他都会加以引用,提醒自己、警醒同仁:如果一个装备制造企业只是在本土上有市场,远远谈不上国际竞争力。

中信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位于河南洛阳,拥有“鼎立中原,装备世界”的抱负。对此,必和必拓中国区采购副总裁的评价可资注释:“中信重工在大型矿山装备领域强大的研发、制造实力,为必和必拓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装备平台。”2012年在A股成功上市后,中信重工更为“装备世界”安装上“资本市场”这个重要引擎。

自从2006年提出“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以来,任沁新从来就没有动摇过。为构建起企业全球范围的核心竞争力,今年2月,他进一步提出中信重工要实现“三个转型”,其中之一就是“在外延上,从本土化向国际化企业转型”。

从贴牌生产到出口自主品牌及海外并购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完全开放、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世界知名公司,早就活跃在中国市场上。想要发展,不论是合作还是竞争,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必须首先和这些世界顶级企业“过招”。而从为国际知名公司贴牌生产到去海外并购知名公司,成为一家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公司,中信重工只用了短短几年:

2005年,中信重工国外订货产品产值达2.46亿元,但大部分是OEM方式,即国外公司下订单,产品制造出来后贴上人家的牌子出口。

2007年3月,中信重工与印度爱沙公司一次签订6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径4.72米磨机合同,由此,中信重工在利用自主品牌产品直接占领国际市场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慢慢地,中信重工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和矿山设备制造商,生产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出口的产品,99%以上具有自主品牌。

2011年,中信重工全资收购了西班牙GANDARACENSA公司。并购当年,这家公司新增订单和实现利润分别增长142%和18.63%。通过注资改扩建和引入总部机制后,西班牙公司现改名为CITICCensa。

2012年12月,独家买断澳大利亚SMCC公司的100%知识产权后,中信重工成了全球最先进的选矿工艺技术的拥有者。业内人士认为,基于SMCC的知识产权,中信重工将可以提供矿业项目的破碎流程设计、地质冶金建模、破碎厂优化、破碎建模与模拟、工厂预算和详细设计的前期及可行性研究等全系统破碎咨询服务。

“我们去年逆势增长实现了盈利,并为今年储备了全年的任务量。”今年1月,在洛阳召开的中信重工国际营销大会上,西班牙公司总经理海曼先生如此汇报。这家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生产大型、复杂磨机技术及生产设施的企业,在矿业和水泥设备等行业拥有50年以上丰富经验和良好国际声誉,现在已经成为中信重工面向欧洲、非洲、中东等国际市场的海外核心制造基地。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中信重工的全球化布局基本完成,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已经形成,拥有了海外研发与制造基地,自主品牌产品直面国际终端客户,全球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说起公司的国际化转型,任沁新难掩自豪。他说,“国际市场全面拓展,海外订单不断增加,海外资产为中信重工创造了良好效益。”

技术先导的成套服务打入国际市场

当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口号,纷纷开始重新振兴自己的制造业时,中国的制造企业将面临怎样的局面?

“发达国家试图重振制造业,其他新兴经济体正在快速崛起,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来自这两方面的双重挤压。”对于这种危机,任沁新认识非常清晰。这也是中信重工所以要加快战略转型步伐的根本原因。

除了国际化,中信重工的另外两个转型是:在内涵上,从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在商业模式上,从主机供应商转型为成套服务商。

“在一个以技术为导向的行业,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面临的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能力之战。”任沁新预言: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中信重工已经构建了集工程成套、产品技术、制造工艺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了一支包括外籍专家在内的创新团队,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全国729家中位列前三甲,拥有近20项核心技术,是重型装备制造业前沿技术的引领者。

常年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摸爬滚打,任沁新对市场的变化感觉非常敏锐。他说,装备制造业赖以运行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以及客户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整个工业流程完整项目中,用户关注点不再是项目中单个零部件,而是整体项目功能是否满足需求。“专业化系统服务成为工业领域的消费趋势,这就需要企业向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4/n46943.shtml
本文标签: 中信重工   重型装备制造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