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物联网对于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2)

  • 来源:中国工业电器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4-18

更多

3制约企业物联网健康发展的三个瓶颈

技术瓶颈——企业物联网不仅仅是网络,更应是完整的系统技术。相关核心技术的缺位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首先,传感器、RFID等是是物联网中关键的基础器件,我国国内从事传感器研发、生产、应用单位超过1500家,其中90%芯片从国外进口,而我国中高档传感器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其次,物联网的应用将为制造业提供“海量”数据,但同时也对当前的信息传输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再次,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工业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深度、广度和数量级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表现出海量性、实时性、多样性和所蕴含的知识性等特征,传统以数据库为中心的处理模式难以有效整合与利用。我国只有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体系,形成自己的技术品牌和产品,才能具有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标准瓶颈——物联网是一个三元世界(设备、计算机、人)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网络,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其涉及的技术具有多样性,为此所涉及的标准繁多,而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出台。随着物联网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规范的缺失将导致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混乱。多年来,我国在许多传统产业中,由于缺乏在标准方面的话语权,致使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因此,在推进物联网发展中,应抓住机遇,加快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应用瓶颈——我国物联网虽然有了一些基础应用,但目前国内“以物为互联”的应用需求还是低层次的,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入热情。规模化行业应用的不足成为制约物联网产业形成、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化的重大瓶颈。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许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强的交叉性,但这些行业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只有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互动、加强物联网产业链的合作,才能切合我国实际,才能有效地保障物联网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总之,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要想通过物联网技术来提高企业竞争力,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物联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其在企业中应用更加灵活。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4/n46977.shtml
本文标签: 物联网   节能减排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