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来源:中商情报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4-24

更多

产业调整需明确技术发展方向

目前整个机床工具行业都在强调“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黄祖尧对此表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技术上应该更为具象,这样能明确技术发展的方向,具体指导技术提升,促进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黄祖尧表示,在滚动功能部件产业调整、技术工艺升级中,应该瞄准以下三个方面。

(一) 以绿色科技为导向,以高效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实施绿色技术改造。其中应包括以绿色设计、制造工艺来改造现役生产线、生产模式,更新现有的装备。

“能源驱动是产业发展的源头和动力。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新能源的诞生、开发和运用来推动各个产业发展的。”黄祖尧表示,目前国内滚动功能部件企业的生产方式与目前绿色科技出入很大,目前所采用的也多是粗放型的生产投资方式,生产加工设备也还以螺纹磨床为主。这样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以绿色为主导的高效节能的制造模式。因此应该采用高效、低耗能、节能减排的技术和装备来进行生产,如高速旋风铣、冷轧技术等。这样才能提效、节能、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最终转化为竞争力与进口产品竞争。

(二) 以多元化市场为目标,按照不同的市场需求,调整工艺路线。

黄祖尧介绍,由于国内滚动功能部件诞生于机床行业。因此对于机床行业的依赖程度比较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生产的滚动功能部件50%以上提供给机床行业。而在国外,这一比例没有如此高。“滚动功能部件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行业,但国内企业似乎已经拘泥于为机床行业服务。未来,我们应该实现多领域、多元化市场开拓,大力挖掘机床市场之外的需求。”黄祖尧表示,在欧美国家,滚动功能部件应用于军工、航天、舰船等领域的比例为30%左右,而我国这一数字不到10%。而实际上,目前国内军工、航空等领域对于高档滚动功能部件的需求比较旺盛,因此开拓机床行业之外的市场将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 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可靠性工程的投资;在生产全过程中,全面实施可靠性管理。

可靠性一直是困扰滚动功能部件,乃至整个机床工具行业的症结问题。黄祖尧强调,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已经拥有了ISO9000认证,但在可靠性方面依然没有解决。黄祖尧建议,要想尽可能地提高可靠性,就需要将可靠性彻底融入到企业生产改造之中去,从开始的原材料、设计、研发,到最终的生产检测都将可靠性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考量,这样才能加快可靠性提升的步伐。

“21世纪,高档滚动功能部件只有达到高性能、高能效、高可靠性以及高性价比才可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国内滚动功能部件企业要切实地按照这三个方向进行技术发展,这样才能使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企业品牌形象得到逐步形成。届时再谈替代进口,也就不是空谈了。”黄祖尧如是表示。

2012年,受宏观经济的整体形势影响,铣床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铣床行业内的过半企业都经历了生产经营遇冷的情况,产量、产值也出现了持续的下滑,库存日益增长,相当一部分产品呈现出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日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铣床分会秘书长魏而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2012年铣床市场经济运行数据报告尚在撰写过程中,但从2012年整个行业形势看,预计总体销售收入降幅将达到10%以上。

中低端滞销 高端饱和

“从2011年下半年起,我国铣床行业就已开始感觉到了市场的波动。在进入2012年后,各个企业愈加明显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魏而巍介绍,整个2012年铣床市场的产品呈现了一种“中低端产品滞销,高端产品需求不旺”的状态。这也使不少铣床企业在经营上陷入了困境。

魏而巍解释,由于2010年以及2011年上半年行业发展迅速,不少同质化严重的铣床产品进入到了市场之中,形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程度。而由于2012年行业形势随整体制造业走低,市场对于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的需求也降低了。因此,原本定位中低端的普通铣床以及经济型数控铣床也就失去了市场的青睐,逐渐沉寂在了库存之中。而相对高端的产品,如重型龙门等设备,目前由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因此也没能保持住前一时期旺盛的需求,在产量和产值方面也有超过两位数的下滑。

虽然铣床行业在2012年出现了比较普遍的下滑态势,但也有部分企业逆势取得同比增长的成绩。魏而巍介绍,这类企业通过给予产品更高层次的附加值,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获得了订单。如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适用范围较广,同时搭载了其自主研发的软件,为用户提供了配套服务,受到了认可,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率。这在以价格战打拼市场的今天来看,确实是难得的良性发展的典范。北一机床在高端与低端产品受到市场挤压的情况下,通过其“中型中高档”机床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低端、高档产品流失的产值以及销售收入。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4/n47096.shtml
本文标签: 机床      工具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