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国产高端机床发展趋势分析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4-26

更多

国产高端机床性能落后,主要是由于核心技术、先进材料等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为缩小中国高端机床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认为要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1、提高产学研用结合程度。

目前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受限于项目资金,研究持续性不好。而国外企业通常具有明显的研究方向和持续的目标,产学研用配合较好,产业化全方位优势能得到体现。下一步要在提高研究持续性上有所作为。

2、提高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意识与动力。

我国大多数机床企业对主机生产更加重视,投资者也大多扎堆整机生产,配件产品生产不受重视。将来一定要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上取得突破。

3、培育关键技术和高端人才,加大社会资本投入,提高基础研究水平,扩大产业化规模。

4、进一步完善政策,鼓励自主创新产品应用,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现代工业制造对产品的工艺要求越来越高,数控机床与自动化系统的结合愈发密切,对软件的依赖越来越大。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以至于更难控制其可靠性。于是,由于软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失效、事故甚至停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动化系统中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高。据可靠数据显示,在机床工业制造系统中,由1980年至2010年的30年来,软件成本由10%增至 40%,电子电器成本由10%增至25%,机械成本由80%降至35%。此外,软件的复杂性随着软件变大呈指数增长,所需的开发时间也越来越长,而且软件出错的概率也不断增加。可见,对软件的复杂性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性日益迫。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4/n47170.shtml
本文标签: 机床      发展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