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简谈PLC未来发展趋势(2)

  • 来源:广电电器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4-28

更多

多种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已经为各种控制融合创造了条件。为适合更多设备的应用,用户展望下一代PLC将具有更高的硬件软件的集成度。比如,PLC实现与CIM、机器人、CAD/CAM、个人计算机、MIS结合,使PLC在工厂自动化的未来发展中占有更加重要地位。

此外,用户要求新一代产品具备更好的向上兼容性,便于系统的无缝升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投资回报和投资安全性。

如今PLC应用领域早已超越了开关量、逻辑控制和离散量监控,已发展成为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过程控制功能、运动控制功能、数据处理功能、联网通信功能的多功能控制器,具有越来越强的模拟处理能力,以及其他过去只有在计算机才能具有的高级处理能力,如浮点数运算、PID调节、温度控制、精确定位、步进驱动、报表统计等。从这种意义上说,未来的PLC将从“控制器”晋升为新一代多功能控制平台。罗克韦尔的LOGIX平台、欧姆龙的NJ平台都这种趋势的代表。

通讯:开放化、网络化、无线化

为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如今PLC网络系统已经不再是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而是迅速向开放式系统发展,各大品牌PLC除了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PLC网络系统,完成设备控制任务之外,还可以与上位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实现信息交流,成为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现场总线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PLC与其他安装在现场的智能化设备,比如智能化仪表、传感器、智能型驱动执行机构等,通过一根传输介质连接,并按照同一通信规约互相传输信息,由此构成一个现场工业控制网络,该网络与单纯的PLC远程网络相比,配置更灵活,扩容更方便,造价更低,性能价格也更好,更具有开放意义。

随着多种控制设备协同工作的迫切需求,对PLC的 Ethernet扩展功能以及进一步兼容Web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集成Web Server,用户可以无需亲临现场,即可通过Internet浏览器随时查看CPU状态,过程变量以图形化方式进行显示,简化了信息的采集操作。基于此要求,用户认为s7-1200为代表的新一代小型PLC,以太网接口已成标配,工业网络已经不再是初期的奢侈品,而是现代工业控制系统的基础,这代表着以 PLC为代表的控制系统正在从基于控制的网络,发展成为基于网络的控制。

甚而有用户认为,“铜退光进”、“铜退无线进”的网络通讯时代应引发新一代PLC硬件上的革命,那就是输入输出部分应该与PLC分离,直接留在现场底层,通过光纤或无线与PLC以一种新标准的工业信号连接,这样的PLC将回归它的“可编程逻辑过程控制”本质功能。未来,PLC与智能手机的互联,甚至配置WIFI,更会带来工业现场的无线化变革。

编程软件:简单化、平台化

用户对于编程软件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位工程师诉苦说:“踏入工控行业,天天和各种工控产品打交道,电脑上安装了很多的软件,很不方便,更加烦恼的是每次重新安装系统的时候,都要把所有的软件重新安装一次,浪费很多的时间。”在实际工作中,有工程师反映前几天用PLC的编程软件写一个程序,过几天又要用上位机组态软件开发SCADA系统,到了现场还要使用驱动软件设置和调试驱动设备。这样不但需要安装和学习不同软件平台,还要在不同软件平台之间配置复杂的通讯,重复输入相关数据并进行传送数据,这样既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因此,希望自动化厂商推出的软件平台可以兼容其相关的自动化和驱动产品,以减少复杂应用的问题。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4/n47280.shtml
本文标签: PLC   发展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