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简谈PLC未来发展趋势

  • 来源:广电电器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4-28

更多

作为工业自动化中血脉最为纯正的主流控制产品, PLC自诞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伴随相关技术的发展,PLC在性能、功能、易用性和产品形态等方面已历经五代变革。技术演进的背后是需求的驱动,增效、安全、开放、整合、信息化、智能化将成为当下工业需求趋势。在此背景下,下一代PLC的发展趋势成为用户和PLC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为此,中国工控网联袂中华工控网、控制工程网,在三大网站的论坛同时开展了题为“下一代PLC发展趋势”的用户讨论,旨在发动全国PLC应用工程师和爱好者从需求和应用角度探讨未来PLC的发展。自2013年1月5日至2013年3月1日,三大论坛汇集近千篇用户主题帖,参与讨论的用户数千人,影响用户数万人。从用户论题的数量、质量以及用户影响面来看,本次活动充分调研了来自各地、各行业用户对下一代PLC的发展期望,将成为PLC发展的需求见证和参考力量。

下一代PLC发展的趋势分析

外观: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外形、体积缩小,意味着便于安装维护,系统集成时占用柜体空间就越少。

体积小并不意味着用户对功能的要求在降低,相反用户对于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产品的集成度要求更高。下一代PLC应集成更多的操作与维护功能,如内置CPU显示屏,可快速访问各种文本信息和详细的诊断信息,以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同时也便于全面了解工厂的所有信息;集成短接片,方便用户更为灵活便捷地建立电位组;集成DIN导轨,能够快速便捷地安装自动断路器继电器之类的其它组件;灵活电缆存放方式,凭借预先设计的电缆定位槽装置,即使存放粗型电缆,也可以轻松地关闭模块前盖板;集成屏蔽夹,对模拟量信号进行适当屏蔽,可确保高质量地识别信号并有效防止外部电磁干扰。

在结构上,用户充分认可PLC模块化带来的灵活扩展性。为满足各种自动化应用的需求,各种带CPU和存储器的智能I/O模块,既能扩展PLC功能,又使用灵活,延伸了PLC的应用范围。对于模块化的设置,用户要求模块间的连接要可靠牢固,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振动,接线方式最好是用可插拔的端子,换模块时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实现快速安装;设置预接线位置,通过带有定位功能转向布线系统,无论是初次布线还是重新连接,快速便捷;插拔端子的接线最好是用螺丝刀进行而非焊接式;标准前连接器,这样不仅极大简化了电缆的接线操作,同时还节省了更多的接线时间。在模块化设计及产品的可靠性方面,西门子PLC始终走在前列。s7-300是模块化中型PLC系统,各模块之间可进行广泛组合构成不同要求的系统。

性能:更快、更可靠、更智能、更多功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进入自动化领域,“32位处理器,纳秒级的处理速度,数万I/O点”,用户相信这些第五代PLC已经具备的特点,将以“更快”的方式体现在下一代PLC中,从而让未来的PLC拥有PC一样的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PLC以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而著称,但现代工业对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用户仍然希望下一代PLC的故障检测与处理能力将会更强。据统计,在PLC控制系统的故障中,CPU和I/O仅占20%,而输入输出设备、线路故障占80%。前者可通过PLC软件本身的软硬件实现检测、处理,而外围故障须加强研制、发展用于检测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据统计,基于PLC的运动控制器占据了通用运动控制器的半壁江山,这些产品是通过在PLC的平台上,添加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在为各种机械设备提供逻辑控制的同时,提供运动控制功能。未来,用户建议下一代PLC能够将运动控制功能直接集成到PLC中,而无需使用其他模块,建议运动控制的功能越来越强,能够连接各种模拟量驱动,支持转速轴和定位轴等。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4/n47280.shtml
本文标签: PLC   发展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