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安防行业快速发展 知识产权如何保护

  • 来源:中关村在线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4-28

更多

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逐步深入人心,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司法解决途径的进一步通畅,未来安防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必将迎来新的提升,并且也将激发与促进行业内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从而,极大的维护那些着力于技术研发,着力于用创新来构建自身的优势竞争地位的企业的合法权益,极大的促进我国安防行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来构建自身的差异化优势,也已经成为当下安防企业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否有效地保护、管理和运用企业的知识产权,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而目前我国的许多安防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寻求解决之道迫在眉睫。

企业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在北京奥运、“维稳”压力等大量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的安防行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安防行业由混乱无序、鱼龙混杂逐渐向行业调整、重新洗牌的阶段转变。在安防行业竞争逐步趋近于规范化的形势下,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构建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开始采取措施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以稳固竞争地位。无论是通过专利的申请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还是通过司法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都已经彰显出我国的安防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逐步成熟。然而,尽管安防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有所上升,目前我国安防业的知识产权维护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原始阶段,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与保护能力还相对薄弱。

总体来说,我国安防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由于长期OEM、抄袭模仿,导致安防企业普遍欠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与重视。

我国安防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仅有30年的历史,相关法规还不健全,加之多数企业是从做OEM生产起家,早期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没有知识产权之虞,导致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了解较少。其次,由于我国安防产业发展仍不健全,企业间信息交流不畅通,造成研发或使用技术时的“无意犯规”。另外,由于很多企业通过模仿抄袭国外先进技术起家,形成了只顾短期利益,不重视研发创新的模式。且通过“擦边球”等“恶意犯规”方式避开知识产权问题,甚至假冒伪劣、走私水货,严重影响了安防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安防企业以中小型居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有限,既缺乏对自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也缺乏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

我国的安防行业中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十分有限。目前国内最大的安防企业之海康威视(002415,股吧)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也仅为11项。目前大部分企业自有知识产权薄弱,处于无“产权”可保护状态,也不重视他人的“产权”安全。另一方面,国内的安防产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且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也导致企业误以为其中的技术是“公用”的,从而无意间形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三、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强,迫使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取得竞争优势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稳固优势地位,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安防产业的发展,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安防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加强研发创新能力,以加强企业竞争力。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加强创新的同时,要对所研发创新的技术进行有效的保护。仅仅重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重视企业的有形资产,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估计不够,对自主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必将导致竞争优势的流失。

四、我国的知识产权领域法制的逐步健全,为企业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利创造良好条件。

近年我国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频发,从2002年海康威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音频压缩板卡被大规模仿制的事件,到2007年的山西专利发明人梁坚平状告七家安防企业涉嫌侵犯其专利权案,2008年4月,从摩托罗繺-在华赢双向对讲系统专利侵权案,到2009年3月卡默莱发布《“CAMERAY”品牌产品维权严正声明》等等,这些案件在显示安防产业知识产权混乱的同时,也体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专利持有人开始使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企业或者个人越来越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趋势下,健全的法规环境无疑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操作途径。“

新品研发的各个阶段的知识产权问题

一般来讲,新品的研发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概念创意阶段、设计研发阶段、推广应用阶段和后市场阶段。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知识产权问题,因而也需要通过专项性的梳理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4/n47301.shtml
本文标签: 安防行业   知识产权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