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德1 姚兴佳1 单超2
(1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23,2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1)
摘 要:自主知识产权是民族风电行业的命脉,但是由于起步晚,国内风电行业产业链远没有成熟,我国风电设备与国际同行业相比在技术上有很大差距,现在大多企业主要靠引进技术与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引进技术并不适合我国气候条件等存在诸多限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是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的目标,引进技术本地化也是行业的迫切需求,本文从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所的研发道路及成果分析入手,揭示风电行业产业链的成熟秘密,为行业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促进风电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国民经济需要的能源提供后备军。
关键词:自主知识产权,风电设备,产业链
一、绪论
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所虽有20多年的研究经历,但在2000年以前,兆瓦级风电机组也是朦胧的概念。1996年以前,仅研究15KW以下的永磁小型离网风电机组以及75KW的并网机组,在1996年真正自主开发200KW并网风电机组,运行于辽宁东岗风电场。虽然成就比较显著,但与国际风电行业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风电机组的基础研究、部件及整机设计和生产制造,一直是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
国内最早引进定桨距风电机组的3家企业分别为新疆金风、浙江运达、西安维德,都是NODEX的许可证600KW机组,每台设备支付很高的生产许可费,严重制约行业企业的发展。仅仅新疆金风集团在自治区政策的支持和企业自主本地化的努力下,进一步开发750,850机组,形成国内最高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最大的风电整机企业。稍后是西安维德,有一定的装机规模,其次是浙江运达。但是所有的欠缺都是核心设计技术、控制系统等,难以摆脱受制于人,企业发展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必然限制行业发展。
鉴于以上的限制,在2001年国家科技部立项863计划,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的“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所一举中标,打响向大型变速风电机组进军的号角,向国际成熟风电行业学习并用5年时间赶超发达国家20年风电行业经验。
二、国内风电行业现状
我国风电场设备目前主要依靠进口,850变距机组主要是VESTAS、GEMESA等,1500KW主要是美国GE能源。现在德国、美国、丹麦等几个世界级风机制造巨头订单已经排到两年以后,主要订货商都是中国的公司,这些设备价格昂贵,生产周期长,严重制约风电场的装机进度和发电质量。
现国内各个大风电场安装的商业运行风力发电机组中,100%是国外设计的产品,75%左右是进口产品。
1、我国风电企业无法与国际巨头抗衡
许多外国公司在风电研发方面已有十几年的经验,世界一流的风机制造商通过合并和收购方式日益壮大,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在我国,风电产业刚刚兴起,涉足风机产业的企业大多是小公司,并且多为民营企业。中国企业要在群雄林立的风电领域占有一定份额,困难非常大。目前的市场状况是超过3/4的风机产品主要由下列四大风机制造商供应:Vestas公司、GE风能公司、Enercon公司、Gamesa公司。Vestas和Bonus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世界上建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Enercon公司向客户提供其独特的无级变速风机;GE风能公司则依附于国际上知名公司,其母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国际上就享有极高的声誉。
近年来,外国大公司又大举进入我国,如已经进入风电行业的通用电气公司,以及2004年10月进入风电行业的德国西门子公司,使得我国风电企业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其中丹麦的Vestas公司和NEG Micon公司不断合并来壮大企业实力,他们在全球市场份额上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两家公司在2003年底合并。西班牙最大的两家风机制造商Gamesa公司和Made公司也于2003年底完成合并。因此,刚刚起步的实力弱小的我国风电企业,根本无法同这些实力雄厚、在本行业享有极高声望的大企业竞争。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