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LM在聚乙烯蜡生产线中的应用

  • 作者:孙峰
  • 供稿:北京和利时集团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5-14

更多

1 引言

聚乙烯蜡是一种化工材料,其中聚乙烯蜡的成色为白色小微珠状/片状,由乙烯聚合橡胶加工剂而形成的,其具有熔点较高、硬度大、光泽度高、颜色雪白等特点,聚乙烯蜡是广泛应用于涂料的低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或共聚体。

在工业环境下,可编程控制器(PLC)已经成为电气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核心装置,为此本文提出了以和利时LM PLC为下位的控制系统,它不仅能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高精度模拟量采集及处理功能,还能完成各种顺序或定时的闭环控制功能,并且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体积小、编程简单、开放性好等功能,上位监控采用HollyView进行组态的聚乙烯蜡系统,通过此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从而实现整个系统运营的经济、合理和高效。

2 聚乙烯蜡系统原理及工艺

聚乙烯蜡的作用原理:聚乙烯蜡在高温中(约100-140℃)溶解于溶剂中,而在冷却至常温时析出,以微晶形式存在于涂料中,因其触变性有利于涂料的贮存,而在涂料施工应用之后,在溶剂挥发过程中能迁移到涂膜表层,最终与涂料其他组分形成一个“蜡化”的表层,裂解聚乙烯蜡采用高分子量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辅助材料,通过一系列解聚反应而制成。解聚反应是聚乙烯生产中最关键的一环,解聚反应全过程应在密闭的反应釜内进行。 控制程序是用和利时PowerPo V2.1.5B编程软件来实现的,控制环节大致分为如下几部分:融化、过滤、精馏、蒸馏塔等。

融化系统:不同的原材料进入对应的反应釜内进行融化,在融化过程中通过釜内的实时温度对相应的阀门进行PID控制,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过程,融化后通过粗滤器和上料泵送到上料线进行上料,具体融化系统图2-1所示

融化TICA-101A调节阀系统示意图

2-1 融化TICA-101A调节阀系统示意图

过滤系统:将上料线输送来的料液进行过滤并将混合物输送至精馏过程

过滤系统示意图

2-2 过滤系统示意图

精馏系统示意图

2-3 精馏系统示意图

蒸馏塔系统示意图

2-4 蒸馏塔系统示意图

历史趋势1示意图

2-5 历史趋势1示意图

3 系统设计

系统主要以北京和利时公司LM系列PLC为核心、执行机构、声控报警、仪表系统等组成,主要通过不同模拟量数据通过PID手自动控制对应阀门,同时控制部分泵等元件。在中央控制室设置操作员站,方便人员对整厂的系统监控与管理,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

硬件结构示意图

3-1 硬件结构示意图

 PLC硬件配置

以下是聚乙烯蜡生产系统主要配置,PLC硬件配置清单如下:

表 3-1 PLC硬件及点表清单

PLC硬件及点表清单

上位机操作系统

上位机操作系统采用和利时公司的HollyView进行开发,实现对PLC控制站的监视与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确保监控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4 应用特点

基于LM系列PLC的聚乙烯蜡生产线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稳定性、可靠性

系统采用和利时公司LM系列PLC,LM系列PLC主要针对中小型或对可靠性要求高的控制系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仍然可以保证长时间可靠的工作,LM系列PLC还通过了UL和CE两大国际认证。

运算速度

Ø LM系列PLC运算速度高达0.37 us,用户程序容量:最大可达120KB;数据容量:最大可达32 KB;掉电保持:6 K;支持LD、ST等六种语言混合编程, LM编程软件中带有增量PID功能块,通过配置参数就可以很方便的实现PID运算功能。

数据采集

实时、高精度、模拟信号采集经过PLC转换再通过RS485传送至上位机,采样周期只有6ms。

输出控制

通过PID调节各路阀门开度,联锁控制各阀门、泵、电机,实时显示输出状态。

画面显示功能

画面显示整个工艺流程及控制控制环节,,各种采信号的趋势图、PID调节参数、常用的数据表格等,显示内容包括开关状态、泵的运行停止及故障状态、动态显示各测量值。

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通过上位机可以方便的查询、统计历史数据,保存历史数据,并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相关量的趋势曲线,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提供报表功能,根据年月日的操作情况做成报表的形式,提供有效的技术参数。

5 结束语

基于和利时LM PLC的聚乙烯蜡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已经投入实际运行,且性能稳定可靠,较好地满足了控制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相结合的要求,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由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网络互联性方面独到的优越性、友好性以及其自动化程度都达到了先进水平。技术指标也达到了设计要求,LM系列PLC以其高可靠性、易用性很好的完成了此系统的控制任务。

参考文献

[ 1 ] PowerPro 2.1.5B用户手册

[ 2 ] 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3 ] 孙叔平,刘广峰,吴幼华,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

[ 4 ] 顾战松.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5/s36810.shtml
本文标签: 关键词   LMPLC   聚乙烯蜡   HollyView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