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机器人千亿市场:等待淘金者

  • 来源:重庆商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6-03

更多

近日在我市主城区某医院内,机器人“护士”正在巡查病房,看到这个怪异的机器,病友们纷纷围了上来品头论足。原来这是邮电大学研发的一款医疗服务型机器人,医生可以通过机器人的眼睛观察病人情况,帮助医生分析病人的病情等信息。随着我市汽车、电子等产业发展,工业机器人运用将越来越广泛。另外预计到2020年,我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产业商机巨大。

市场

千亿机器人产业待开发

如今,医疗服务型机器人只是我市机器人产业应用的一个缩影,除了从事医疗、维护保养、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的服务型机器人,还有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陆续亮相我市各行各业。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

市经信委副主任尹华川此前向商报表示,我市将全面启动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建设,建造“全球机器人之都”。预计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根据规划,我市发展机器人将以工业机器人整机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瞄准焊接、涂装等市场需求较大的品种重点攻关,针对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关键零部件集中力量发展,坚持整机带配套的“垂直整合”发展模式。靠市场需求吸引全球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入驻,最终实现重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

“目前,我市主要是对工业机器人有更大需求。”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王瑞介绍说,重庆制造业众多,而且都处于转型升级期,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巨大。汽车和笔电行业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占整个市场的50%,其他如制药企业、乳制品相关企业都对特种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瓶颈

研发机构与市场“脱轨”

面对机器人产业的巨大蛋糕,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我市机器产业在产学研上,却形成了研发机构与市场需求的“脱轨”。5月28日,参加我市机器人产学研用校企对接会的重庆信奇建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理廖前行就表示,机器人应用是全球的趋势,这在我国已经达成共识。但国内以高校为主的研发机构与一些真正的市场需求产生一些“误差”。会上,市经信委装备处副处长谢正茂也表示,我市科研单位是有非常多而且非常优秀的科研成果,但部分科研成果并未及时的投放市场,或者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另外王瑞也表示,在用工荒频频出现的情况下,重庆的很多制造企业都愿意使用机器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会有效改变企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时为重庆这一传统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升级转型提供机遇。但现实是,很多制造企业有市场需求,但不知道如何对接,这意味着机器人需求巨大,却找不到机器人生产单位,造成市场与生产的对接不畅。

举措

校企联手实现无缝对接

研发机构如何掘金机器人产业,而市场又能轻易地寻找到想要的机器人产品?产学研用的校企园区对接或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在近日的重庆市机器人产学研用校企园区对接会上,中科院等6家科研机构对外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与部分机器人生产公司联手开发机器人产品。商报记者了解到,现场参会的30多家企业中,有10家企业和研发机构表达了合作意向。如当天佛山家腾电子重庆公司与重庆邮电大学就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准备在机器人导航系统方面进行合作。

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王瑞表示,这是我市机器人产业的首次产学研对接会议,希望对接会能对研发机构、制造和使用企业、工业园区能够实现“无缝”对接会议在今年4月底,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成立,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几乎所有校企共53家单位都参与了进来。借此解决各大企业、科研机构‘各自为战’的状况,通过整合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领域的相关资源,加速促进重庆机器人产业发展。”王瑞说。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6/n48060.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产业   研发   医疗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