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加速 机器人产业开创新格局

  • 来源:中国制造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6-06

更多

业界普遍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已经到来,而这个革命的主角就是工业机器人。在中国人口红利减弱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要创造新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变革,生产线上机器人的应用会越来越多。有专家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几年内或将迎来井喷式发展,而非简单的线性增长。

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机器人产业,然而多年来一直表现平平,直到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9年以后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国内市场来看,近年来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并已形成一种趋势,制造业企业招工难,面对困境,不少企业转而上马自动化生产线,其中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更受青睐;从国际市场上看,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呼吁制造业回归,日本也制定战略规划,重新振兴制造业,并加强了高端制造业的研究。这对于正在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业来说,又增加了一层新的“天花板”。为应对国际挑战,我国出台了工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一系列有利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这两个因素成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机器人

然而,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应用率并不高。单从机器人密度(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上看,韩国是347台,日本是339台,德国是261台,而中国仅为10台,差距十分明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正说明机器人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机器人成为新兴产业的“催化剂”

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过程中,机器人都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在工程机械行业,机器人往往在生产线上进行着点焊、弧焊、喷漆、装配等工作,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还能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和劳动强度。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高速发展,亟待升级转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摆脱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必须加强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大力引进机器人将不可或缺。

工人是当前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环节,虽然目前正在进行工业制造业方面的自动化转型,机器人的应用将在生产线中逐步变得广泛,但是人与机器人之前的竞争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

工业机器人虽然具有稳定性高,生产速率快等技术优势,在现代化的快速大规模生产中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同样由于受到智能化技术及灵活性等方面的限制,其适用性还比较狭窄。当前,工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在灵活性方面要远强于无意识形态的工业机器人。

尽管各大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阵痛,但不少具备实力、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已经在此阵痛中寻找到了新的出路。山推作为国内大型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和推土机行业龙头企业,在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应用上应该说走到了国内同行的前列,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应用焊接机器人和自动化焊接专机。这些举措不仅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也转变了员工的传统观念。

机器人转型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6/n48114.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智能化   工业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