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国际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未来走向 推动行业进步

  • 来源:网络转载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6-09

更多

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产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当中,未来的生产技术将最终促进它开始以更大的规模走入行业生产之中,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有部份中大型企业才有实力批量引入生产。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中国由于庞大工业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将是非常大,将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需求市场。此外,随着欧美国家开始实行以高科技术为主的“再工业化”政策,也将推动机器人市场的增长。

根据IFR季度统计,在2012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的销售超过16万,与2011年基本持平。但是随着自动化转型范围的扩大,统计表明,2002~2012年,全球机器人销售量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随着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2010和2011年机器人需求激增。2012年电子工业投资未达到预期,但工业自动化趋势依旧在各行业蔓延。自动化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能效和轻型建筑材料。未来全球机器人供应将不断增长。

但是,当前的工业机器人的价格成本原因,制约着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国家机器人应用规模的增大。未来的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过程中,降低成本也是重要方向,下面未来国际机器人发展的技术走向分析:

(1)结构的模块化、可重构化

研究机构、控制与感知的可重构技术,通过快速重构生成适应新环境、新任务的机器人系统,体现出良好的作业柔性。

(2)控制系统的开放化、网络化

研究控制系统的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可移植性、可裁减性,机器人由独立系统向群体系统发展。

(3)驱动系统的数字化、分散化

通过分布式控制、远程联网和现场控制,实现机器人驱动系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运动控制

(4)多传感器融合的实用化

协同感知系统的实用化及高效可行(特别是针对非线性、非平稳、非正态分布的现实信息)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

(5)机器人作业的人性化、集成化

研究以人为核心的作业系统,实现作业过程中机器人群体协调、群智能和人机和谐共存。

(6)人机交互的图形化、三维全息化

全浸入式图形化环境、三维全息环境建模、真三维虚拟现实装置以及力、温度、振动等多物理作用效应人机交互装置。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6/n48153.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   控制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