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健康物联网期待产业模式化(2)

  • 来源:科技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6-13

更多

增强人体自身机能康复能力

俞梦孙院士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对高原医学研究中发现:人在高原时,氧气变少导致人的微循环受堵,红细胞因应激反应而被从骨髓中调出了,以应对身体的缺氧状态。但由于身体的功能没有及时跟上,环境氧与自身调节系统能力不相匹配,导致了慢性高原病的发生。

俞院士解释说,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变化相当于持续发生的应激原(Stressor),而包括病理性重构在内的整体失调状态,则是机体过度应激反应的后果。我们初步体会到,人的微循环功能就是人的自组织系统的序参量。当生理性应激反应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时,会造成身心失调,加之每个人都存在的遗传缺陷,导致疾病出现。他说,“慢病正是人体应激反应的后果。”

所以,生病后不应该是治疗疾病本身,而是治疗以健康肌体运行模式为出发点,切断及转化应激原,调理整体失调状态为主。人体中有很强大的自组织修复能力,不要轻易抑制和减弱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而应更加积极采用各种措施来增强机体的自组织和自修复能力。这应该是健康的医学模式。

俞梦孙院士提出了健康医学的SIR模式,即以身心健康状态的检测(S)、辨识(I)、调理(R)为主要内容,重建自组织功能后,祛除慢性病或现代文明病是机体与生俱来就有的功能。

以人为中心的SIR模式是实施健康医学模式的具体形态,其内容不仅指科技,也包括与人文的结合。在具体实施时不排除能直接袪除病灶而又不损害整体的办法,但主要的努力应放在通过序参量的调整、自组织功能的重建上。

宋瑜认为,现代文明病“是人体整体失调状态的局部体现”,应对之策是“以切断或转化应激原、调理整体失调状态为主的健康医学模式”。

SIR模式与物联网联姻

在俞梦孙看来,“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物联网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而健康医学模式(SIR)所强调的是序参量的调理和增强,因此,具有相对广谱性(共性),这是便于物联网的条件,”他说。SIR模式下的个性化,是在普遍共性化基础上的个性化,是共性化的补充,SIR模式这一特点保证了物联网在调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健康医学模式及其研究方向是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功能态辨识和调控,SIR模式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不对人的身心构成新一轮的损伤。宋瑜认为,这样的转向和新模式便于物联网,便于工程化,便于面向基层、面向个人,可以在大大节省医疗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础上形成新的健康产业,超过万亿级的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生态链将逐渐形成。

“健康物联”作为一个创新概念,将物联网及其应用与民生最为紧密的医疗卫生及健康产业进行融合,期待产生出一个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形态。宋瑜提出,先实现“四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即知识产权化、标准化、工程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实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企业为主,打造合作共建、共赢的“健康物联网生态联盟”的组织体系;在实施步骤上先试点、再示范、再推广的发展计划;在业务发展模式上围绕俞院士报告提出的SIR模式展开试点示范,力争在政府的支持下尽快做出该工程项目的模式样板。他说,“最终将会产生出一个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形态,即‘健康物联网工程’和‘健康物联网经济’。”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6/n48189.shtml
本文标签: 物联网   传感器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