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厦门公交起火:智能公交真的安全吗?

  • 来源:中国智能电工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6-14

更多

据新华社报道,6月7日18时22分,厦门BRT快速公交车道上一辆公交车突然起火。造成48人死亡,33人受伤。一辆公交车突发大火,竟然夺取了40余个同胞的生命,实在令人震惊。近年来,公交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在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厦门公交事故再次给公共交通安全警响警钟。

公共交通安全再敲警钟

公共交通工具引发的安全事故,此前也曾发生过,但如此多人因之丧生,还是令人内心难安。公交车是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这次出事的公交车上,据司机回忆有 80人左右,还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正如一个禽类加工厂会发生死伤惨重的火灾,出乎人们意料一样,公交车也是人们原先理解中的“非高危领域”。这些地方发生的重大事故,更值得反思。

因此,不仅厦门需要加紧排查,现在很多城市都开通了BRT快速公交,对其安全丝毫来不得马虎。城市的交通疏解,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型的公交系统,但是千万不能为了“大干快上”,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评估。厦门的这次BRT快速公交事故,无论是意外还是责任事故,都算是一个提醒。

在成都那次公交车起火事故发生后,人们曾讨论过“救生锤”问题,但那一阵风过去之后,一些城市在这方面的管理有所松懈。此外,实践表明,在公交车上仅配备救生锤,恐仍不能满足需要,欧美一些大城市的公交车,有些设计为紧急情况发生时,可扳下红色把手,将整扇车窗推开,或许可资借鉴。

BRT智能公交系统在我国发展现状

BRT智能公交系统以其投资少、周期短、运量大、快捷安全、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一度成为城市交通领域的热点。虽然近几年来得以迅速的应用和发展,但所暴露的许多问题也使其饱受质疑。

截至2012年,全球已有近50个城市相继引入了快速公交系统,其中14个来自于中国。数据显示,我国在不到10年时间里修建了近400公里的BRT线路,就速度而言堪称世界之最。然而盛名之下,BRT自身的种种问题以及中国的城市现状使其发展前景并不明朗。自2010年广州BRT投入运营后,其建设步伐有所放缓,近两年仅有银川市完成了快速公交系统的引入,而西安、上海等城市则在多年规划后取消了BRT项目。

1、占用道路资源,降低交通效率

道路资源是开通BRT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而道路发展滞后又是我国大中型城市的通病,正是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中国开通BRT的城市遭遇到不同程度尴尬局面。为了保障BRT可以在专有道路空间上运营,我国城市采取的措施是将原有车道改扩建为BRT专有车道,而这占据了约30%的道路资源;加之常规公交车要经常在路边站点停靠上下车,有些较窄路段只剩一条车道留给社会车辆通行,致使“交通瓶颈”压力增大。如今恰逢私人汽车高速发展时期,道路负荷已很重,若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采用BRT专用车道的做法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使得交通运行状况更加恶劣。

除了降低城市整体的交通效率,增加了市民特别是非BRT市民的出行时间,享有专有路权的BRT系统与社会车辆的路权冲突也十分明显。这导致BRT刚一开通,立即引起了有车一族的强烈反应。2012年3月的西部商报称,兰州市安宁区建设试BRT验线以后,很多有车族市民反映道路资源受挤压,社会车辆的利益有所侵害,同时高峰时段社会车辆占用BRT专用车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可以说,BRT的外部效应不仅体现在影响其他交通畅通,增加整体社会时间成本,还涉及到了有车阶层与无车阶层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公交优先和平等路权的理论纷争。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6/n48198.shtml
本文标签: 智能交通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