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我国“四大能源通道”成型

———三陆一海 “四面来油”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6-21

更多

经过3年建设,中缅天然气管道于6月3日竣工,正准备投入试运行,两三个月以后,一条并行的原油管道也将投入使用。届时,海上进口原油和缅甸天然气资源将绕过马六甲海峡通过这条总投资达到25.4亿美元管道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这将大幅缩短非洲和中东石油出口中国的路程,使中国进一步摆脱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标志着中国“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大格局成型。

我国“四大能源通道”成型

中缅天然气管道贯通

中国能源企业发言人3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缅天然气管道将开始试用。中缅油气管道调控中心调度员王洋龙在接受采访时说:“天然气管道已具备投产条件,我们在持续完善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随时等待投产指令。”中缅天然气管道全长800公里,将能够满足中国1/4天然气需求。

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采用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并行敷设。除已完工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外,整个油气管道工程的原油管道部分已完成了97%,并定于从9月或10月起开始输送石油。届时,海上进口原油将绕过马六甲海峡输送至国内。

5年蓝图 3年建设

从最初提出设想到最终成功落实,中缅油气管道足足“吊”了人们5年胃口。

早在2004年,就有能源专家提出设立中缅输油管道的建议。此后,经两国政府数次接洽,管道建设进入议事日程。2008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同缅甸签订了天然气购销协议。根据协议,缅甸通过即将兴建的中缅天然气管道,每年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供应期为30年。真正使管道建设计划“落地”的是2009年3月26日中缅双方签署的《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管道境外和境内段分别正式开工建设。

建设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中缅油气管道途经高山峻岭、地震活跃带、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跨越多条国际河流。中石油副总经理廖永远曾说,建设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例如,缅甸最高山脉若开山就是建设者面临的一块“硬骨头”。这里地势险峻、人口稀少,大部分为原始森林,30度以上陡坡96处。原先中标的印度公司因“不具有可操作性”退出,交给中方。

工期紧更加剧了难度。两次赴现场踏勘的外国专家巴斯特感慨:“这是我所看到的最难建设的管道工程,我无法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一个团队在30个月内完成管道建设任务。”而中缅管道国内段工期仅为14个月。

“三陆一海”布局完成

中缅油气管道多年来一直被列为中国为拓展能源进口多元化而建设的四大战略通道之一。所谓的四大战略通道,即三条陆上通道东北、西北、西南以及传统海上运输线。东北方向,2011年中俄原油管道竣工;西北方向,在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哈天然气管道的基础上,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已于2009年12月建成;加上中缅油气管道和途经马六甲海峡的“黄金水道”,一个开通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四条能源进口战略的通道全部打通,标志着中国“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大格局成型。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6/n48343.shtml
本文标签: 能源通道   天然气   进口能源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