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热电联产将大有作为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6-24

更多

当前,我国能源短缺、消费量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能源整体利用率只有33%,相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近10%。

北京市热力集团总工程师刘荣在近期举行的中国能源战略论坛上对记者表示,热电联产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重要节能方式,是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与支持,今后将大有作为。

优势显著

刘荣说:“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产业结构则以高耗能产业居多。”

统计数据显示,工业能耗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耗的70%左右,钢铁、石油等高能耗行业则占工业总能耗的69%。

刘荣指出,热电联产是目前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能源利用方式。“与热电分产相比,每一万千瓦装机每年可节约标煤一万吨。”

另外,由于热电联产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除尘效果显著,并且能高空排放,因此能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并节省大量燃料。

热电联产是一种既产电又产热的先进能源利用方式,以热电联产方式运行的火电厂则称为热电厂。

刘荣告诉记者,由于热电厂大都建在热负荷中心,区域热电厂的上网电量可就近消化,而电力系统的大型电厂则需要远距离输电,因此由热电厂供电所减少的线路损失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

目前,我国居民采暖所使用的小锅炉一般为间断供热,供热时间短、温度低,而热电厂的集中供热可以连续运行,稳定可靠且供热质量高;分散供热时所产生的灰渣也很难收集利用,热电联产则为灰渣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通过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原来的锅炉房和煤场、灰场还可移作他用以扩大再生产,能节约宝贵的城建占地。”刘荣说。

差距不小

作为长期从事热电联产的业内人士,刘荣介绍,我国热电联产起源于“一五”时期,当时以供工业用户为主,经济效益并不高。

记者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北方地区采暖多以分散锅炉房供暖为主。根据29个大城市集中供热方式的统计,当时分散锅炉房占我国总供暖面积的84%。

跟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积极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在计划安排上专列了“重大节能措施”投资,支持热电厂项目建设。“六五”和“七五”期间共建设热电项目291个、总容量688万千瓦。

刘荣表示,之后我国城镇供热方式便进入综合发展阶段。“热电联产、热交换站以及相配套的尖峰锅炉房等集中供热系统在许多城市相继建成,北京、沈阳等地已实现多热源联网运行。”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供热机组装机容量约6000万千瓦,到2010年供热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1.3亿千瓦,约占同期全国火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18.2%。

“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热电联产比例还存在较大差距,今后热电联产的发展在体制、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各种障碍。”刘荣说。

他指出,我国目前针对热电联产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如2011年9月以来,国家能源局牵头组织编写《“十二五”热电联产建设管理指导意见》,为促进我国热电联产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保障。“但是,微观层面上的财税政策相对较少,缺乏针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财税优惠政策,政策不配套。”

同时,刘荣表示,能源价格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理顺,供热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热电(冷)发电并网问题也有待解决;而且,还缺乏对热电联产项目运行的监督鼓励,缺乏对“小火电”与“小热电”的正确理解。

刘荣同时指出,在资金方面,当前我国新规划的项目在热网建设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投资,而且对热网的节能改造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有助于推动解决节能融资障碍的新机制也较少。

前景看好

在各种障碍困扰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时,2012年中国华电集团发表的国内首份供热报告指出,我国“十二五”预计新增热电联产装机规模约1.1亿千瓦,拆除小锅炉5万台。到2015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规划计划达2.5亿千瓦,占火电装机规划的32%~35%,可使电力行业单位GDP能耗减少3%~5%。

报告称,预计“十二五”期间,北方采暖地区大型城市建筑物采暖集中供热普及率平均达到65%,其中热电联产在集中供热中的比例达到50%。全国工业生产用热的70%以上由热电联产提供。

显然,如何扫清各方障碍、迅速推进热点联产行业发展已成重中之重。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6/n48380.shtml
本文标签: 热电联产   多热源联网   热交换站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