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万亿元市场规模
目前,全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的地方遍及东中西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智慧城市”建设。
广证恒生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城镇化”的主要落脚点。信息化和城镇化是新四化建设的两大主要方面,是推动中国未来中长期成长的主要动力。我国中端劳动力人口红利将支撑信息化相关行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和城镇化这两化建设的主要落脚点,将成为我国投资的重要领域,推动TMT行业由投资的支撑辅助角色转型成为投资的主体之一,是未来TMT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有机构分析,智慧城市目前已发展进入第二阶段,此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具有3个鲜明特征:1、投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2、建设规模大,大多采用BT模式;3、不同行业联网融合成发展趋势。
据了解,广东省将于2013下半年正式大范围启动“慧眼工程”的建设和投资,其中广州市未来3年平安城市建设投资即达70亿元。
据住建部预计,“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长期而言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分析,“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相关的建设涉及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数据采集分析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数据服务企业,对整个产业链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初步预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将超过7000亿元。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信息通信产业管理、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而且也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密切相关,因而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统筹机制去协调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统一有效的机制去统筹智慧城市建设。实际上,任何一个单一部门所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都会面临诸多缺陷,必须建立一种能够综合协调各方业务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此前也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政府绝对不能能够包办。建设智慧城市先做哪些事儿,后做哪些事儿,政府可以有规划,但是也要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要根据一个城市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智慧城市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的方向,要造福于民,我们的政府,尤其是国家层面应该尽快出台智慧城市的相关指导文件,以指导智慧城市的科学发展,避免智慧城市的狭义化。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