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初,国家电网将可能被拆分的消息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半年过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并没有如传言那般“拆分”,而是悄悄在电价上做起了文章。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电力迎峰度夏会议上提出:“认真落实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购电,推进售电侧电力体制改革试点。”
根据今年5月底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分工,今后发展改革委将牵头推进电价改革、简化销售电价分类,并推进大用户直购电和售电侧电力体制改革试点。
以电价改革作为突破口,是否真能推动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这艘巨轮顺利前行?
价格改革才是核心
与年初媒体热议拆分电网不同,业内人士对此显得非常冷静。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周大地指出,如果现有的电价管理模式不变,电力体制改革不会取得真正的成效,改革的核心应是电价而不是拆分。
周大地的观点代表了业内大部分人的呼声。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对《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拆分国家电网的意义并不大,电网工作由国企承担反而能更好地实现规模效益,而电价改革对于整个电力行业市场化则有重大意义。”
由于我国电价形成机制较为混乱,交叉补贴长期存在,且名目繁多、监察不力,难以对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我国电价机制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行实施的指导价,很难反映电力市场内在实际运行情况,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从电价入手相当于握住电力体制改革的“脉门”。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能源行业研究员徐思聪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电价作为电力市场调节杠杆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调节电力市场供需,还可调节分配电力行业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而言,电价改革才是整个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
输配电价改更重要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42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增速较之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此外,今年1~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仅4.9%。
中国经济增速趋缓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当前全国用电量下降,有观点认为,此时正是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好时机。
对此,宛学智有着不同的看法:“当前并非电价改革深入的最佳时机,但却是破除各利益团体‘抱团取暖’的好机会,趁着能源结构调整、国家机构改革、贪污腐败整顿等工作的开展,电价改革有望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发展改革委近期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有关问题的通知》显示,现行的8大类销售电价将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和工商业及其它用电3个用电类别。
同时,种种迹象显示,业内期盼已久的大用户直购电也将着手推进。
宛学智说:“以上电价改革措施主要涉及用电大户,其试图通过用户、电厂之间的协商破除中间环节对电价的过多干预,其积极作用非常明显。”
但是,以上措施均围绕售电侧的价格,输配电的价格改革却迟迟未见动静。
“‘尾大不掉’是电网公司长期以来的突出弊端。随着今后我国电价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能否消除电网企业对输配环节的过度把控将是决定整个行业改革是否彻底的关键要素。”宛学智说。
摒弃审批权
尽管电价改革已经开始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缓慢前进,但是,电力改革要真正实现成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摒弃发展改革委对电价和电力项目的审批权。“网厂分开后,虽然发电主体多元化了,但由于发展改革委并未放弃审批电价,因此竞价上网成了一句空话。”
他认为,未来电力改革的方向理应是从发展改革委转变职能入手、放弃行政垄断审批电价和国家电网公司改变购送电方式。
今年5月,国务院已经下放取消了117项行政审批权,其中有16项涉及能源。
预计今后减少或下放电力项目审批权将成为行政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改革委对电力行业的干预也会大幅下降,这是推动电价市场化的重要措施。
但是,宛学智同时指出,在电网企业“两家独大”、能源构成过度依赖火电的情况下,电价市场化改革仍将受到很大的阻碍,能源安全与电力行业市场化之间是否完全契合尚须认真探讨。
此外,徐思聪表示:“还需要引入民营资本进入,激发市场竞争,这样才可真正做到市场化运行。”
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监管体系,创造市场公平公正环境,进而保障电改的顺利进行。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