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调整产业结构 璧山打造千亿级机器人产业(2)

  • 来源:新浪新闻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7-11

更多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亏损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优质无碱玻璃纤维系列产品。目前,其玻纤年产能为55万吨,排名全球第三、中国第二。

“前些年,由于玻纤行业红火,国内市场很多项目一哄而上,导致竞争空前加剧。”姚远透露,目前,每吨玻纤的市场均价已由去年的7000多元下滑至6600元左右。

同时,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给整个玻纤市场带来较大影响,加上发达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促使国际复合材料的出口出现大幅下滑。不仅如此,企业还遭遇了成本上升的考验,现在产品毛利率已由去年的30%~35%,降至了现在的15%左右。

姚远说,为了降低亏损,公司的11条生产线中,正常生产的仅9条。

将新增产能转移至海外

“为了应对当前的困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姚远透露,其中一项重头戏是将产能向国外转移。

2011年5月,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从全球最大玻纤企业手中收购了一家巴西玻纤公司100%的股份,由此拉开了全球化的序幕。

今年,该公司又再度出手,出资控股了中东一家玻纤企业,持股比例为60%。“国际化故事很诱人,但风险也大。在进行全球化扩张时,我们决定将之前的收购方式调整为控股方式。”姚远说,年内,这家中东的玻纤企业就将进行技改升级,预计明年,其产能将从现在的2万吨提升至8万吨,未来最终产能将力争达到20万吨。

此外,国际复合材料还着手在欧洲、俄罗斯、北美、巴西建立销售公司,姚远认为,这些转型期的布局,将给企业未来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亏损时仍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在将新增产能转移至海外的同时,即便是在亏损的情况下,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仍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姚远说,近年来,该公司专利申报大幅增长,针对研发人员,公司提出每年拿出100万元进行奖励,最高单人奖励100万元。近5年来,该公司研发及设备方面的投入超过1亿元。同时,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还在与成都中科院化学所以及国外专家合作,自主开发低成本玻纤用化工原料,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取得进展。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7/n48590.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自动化   智能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