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调整产业结构 璧山打造千亿级机器人产业

  • 来源:新浪新闻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7-11

更多

继两江新区后,我市又一区县发力机器人产业。昨日来自璧山经济外贸委的消息称,由该县与重庆大学编制的“中国璧山光电子(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已进入评审阶段。按拟定的初步思路,璧山将以发展特种机器人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力争2020年实现机器人产业规模千亿元。

目光瞄准特种机器人

由机器人清洗楼宇、擦玻璃、完成高空作业……未来,这些都将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全球劳动力成本整体上升,先进制造业对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需求升级,人们对生活质量、工作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机器人作为最佳的替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夜。

“我们拟定的目标是,力争经过5~10年,建成全国特种机器人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璧山县经济外贸委副主任杨伙清表示,该县将以特种机器人为特色,打造机器人及相关产业,作为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实现璧山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支撑产业。

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璧山在机器人产业方面的生产、研发能力还略显“稚嫩”。为了快速切入这一产业,璧山将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实现技术突破,大力引进整机、核心元部件及其他配套企业进驻。到2015年,力争机器人及相关产业规模超500亿元、新引进企业100家;2020年产业规模要达到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80亿元、新引进企业200家。

将建5平方公里机器人产业园

千亿产值如何组成?杨伙清说,将包含四大方面的重头戏,包括工业机器手产业、特种机器人产业、核心元部件、零部件制造企业。

“我们的工业机器手产业,将重点发展装备机械手、焊接机械手、涂漆机械手、搬运机械手等产品。”他称,到2020年,璧山造工业机器手的年销售收入将达300亿元。

第二个重头戏则是以高空作业装置为突破口,发展特种机器人产业。包括消防机器人、排险机器人、防暴机器人等,同步发展特种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产业。到2020年,这一板块的年销售收入将达300亿元。

“机器人整机的发展,离不开零部件企业的支撑。”杨伙清表示,按照规划,到2020年,璧山的机器人核心元部件、普通机械零部件也将形成规模效应,保守估算,未来该县机器人产业的零部件采购大单预计可达400亿元。

为了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璧山计划在璧山工业园工业大道以南规划5平方公里的光电(机器人)产业园,首期启动建设1平方公里,从而大力引进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制造企业,培育发展机器人产业集群。

看好产业发展前景

“我们非常看好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杨伙清称,近年来,璧山大力发展笔电配套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现有笔电配套企业18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890家。为提高作业和管理效率,这些企业都亟待引进一批先进的机器人装备来助力生产。摆在“家门口”的需求,无疑给璧山造机器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每年有大量重特大项目开工,尤其是高空作业装置需求旺盛,高空清洗机器人的需求将快速增加。“此外,由于重庆城市道路、桥梁、隧道总量显著增加,城市改造、市政建设作业量急剧上升,桥梁检修装置、清扫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需求也很旺盛。”杨伙清说。

三大新支柱助力璧山转型

培育机器人产业,只是璧山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其中“一步棋”。未来,璧山的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同样会出现很多闪光点。

在几年前,璧山工业的主导产业原本是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皮革皮鞋。而现如今,该县的支柱产业已改头换面,调整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食品。

从2009年以来,璧山关闭了344家工业污染企业,其中最大的一家企业年产值达19亿元。璧山县经济外贸委副主任杨伙清表示,关闭污染企业,为的是提升城市和产业的发展空间。为此,璧山决定不遗余力推动深绿型生态化城市建设,高标准建设重庆台商工业园、西永微电子产业园拓展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成了产业竞争力。现在,这里每3天就有1家笔电配套企业签约落户,每4天就有一家建成投产。此外,璧山还将引进打印机、传真机等配套企业,相关项目将在近期签约。

“今年1~5月,我们的医药食品企业已达到了122家,产值17亿元。”杨伙清称,在食品方面,璧山此前已引进了统一食品、美多食品等企业。下一步,该县将推动统一上马二期工程,生产方便面等产品。此外,还将利用百万亩蔬菜基地,发展蔬菜冷藏包装等新产品。另外,为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璧山正在商谈引进生物制药项目。

应对“严冬” 国际复合材料逆市海外扩张

“对国内玻纤行业而言,现在正处于严冬阶段。”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远近日表示,为顺应市场变化,该公司决定主动进行转型升级,除了布局中东等新兴市场,还在亏损的情况下加大了研发投入。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7/n48590.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自动化   智能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