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德国迎来“智能电网2.0时代”

  • 来源:中国智能电工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8-08

更多

智能电网

德国能源转型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彻底地把电,从传统的工业原料变成了金融商品或者是金融工具,有效地去调节全社会对一次能源的需求。

时下,在德国能源领域争论最大也是最火爆的的话题是:德国政府不断出台各种刺激新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的法律、方针、政策,而这些带有浓重计划手段色彩的措施,再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结合,竟然导致了一个谁都不想看见、但也必然会出现的结果:电费上涨——三年不到的时间,居民普通电费上涨了近40%。

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当初建设新能源之初,说好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级能源,可等到已经坐拥近25%新能源发电的今天,德国人竟然还要支付更多的电费?

两只手的角力

电价上涨的原因应该说还是很复杂,但是用一句话也能解释清楚:德国政府10年前为了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祭出了羡煞旁人的高额新能源补贴并且一下子锁定20年。

10年过去,随着越来越多的风能和发电出力,导致电力交易市场的挂牌价格大幅下降——而电力交易趸售价与政府允诺新能源发展商获得的每度电售价的差额就是政府的新能源补贴。交易电价越下挫,这个新能源补贴池也就越告急。

这听上去的确非常吊诡:一方面明明是电力上网交易竞价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却是消费者电费账单不断上涨。对此,计划还是市场,究竟谁是罪魁祸首,其实已经无足轻重。但有一点确实已经引起德国朝野上下的无比重视:即制定一个政策,务必要对市场的反应和未来的长期发展做出足够切合实际的估算,切不可因为要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猛然推出某一政策,疾风劲火之后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再来收拾乱摊子。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8/n48955.shtml
本文标签: 智能电网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