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考验 难以打破的地方壁垒(3)

  • 来源:财经界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8-09

更多

“说到底,还是充电难,偌大的北京城,有几个充电桩?买了电动汽车难道放在家里当摆设?”一位北京市民反问记者。

据了解,目前,电动车常用的充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建专业充电站,实现直流大功率快速充电,但是投资巨大且难以收回成本,很难进行商业推广;第二种是车载充电器,虽然充电便捷,但是交流电充电功率小,充电时间过长,尤其不适合电动公交使用。

如何解决充电难题,比亚迪从技术上进行了攻关,开发出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据企业相关人士介绍,该技术集驱动电机、车载充电器、直流充电站三者功能于一身,既可把电网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实现充电,又能把电池里的直流电反向变成交流电实现放电,革新了现有各类外置式充电设备,综合直流充电功率大和交流充电便捷性优势,直接集成于电机控制器,实现交流大功率充电。形象地说,就是将整个充电柜缩小放进车里,省略充电站的建设,直接用交流电给电动车大功率充电。据悉,该技术目前已经在国内申请了42项技术专利。

“该技术如果得到推广,显然能缓解电动汽车充电难的困局。”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国家电网方面,也在积极为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杨庆表示,国家电网将按照需求布置服务网络,全面支持各类充换电方式。据其介绍,我国已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供了换电安全标准,实现了中国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国际化上零的突破。

当前,快速充电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平认为,“只有让充电像加油一样方面、快捷,新能源汽车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

理性回归

曾几何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热闹非凡,众多车企无论规模大小都纷纷上马新能源项目,希望借此实现“弯道超车”的梦想。

经过几年的努力,眼下无论是企业还是整个行业似乎都豪情不再。在峰会上,一位车企负责人心情沉重地对记者说:“推广新能源汽车,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难。”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8/n48987.shtml
本文标签: 新能源   智能汽车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