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考验 难以打破的地方壁垒(4)

  • 来源:财经界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8-09

更多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不能过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的观点得到与会人士的认同。他认为,当前,一是要放弃高速远程纯电动车强行市场化的打算,所以首先要改掉目前高补贴纯电动车的政策。二是放手让企业自主研发,打造多层次的公平竞争。在高补贴面前,大企业都在观望,等待补贴得到实惠。但现实问题是,靠高额补贴形成不了市场,反而高额补贴养成企业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思想,影响了企业根据市场规律自主选择电动车的发展方向,耽搁了发展速度。成熟的产品、税收和价钱要合适、用户要需要、用户要有购买力这四个条件要相互协调促进,才能形成市场。只有发展路线合理,这四个条件基本具备了,适当的补贴才能对市场形成起到促进和催化的作用。

发展高性能动力电池,高水平电动汽车,是公认的大方向,但杨裕生表示,这个高端的大方向是一个过程,必然要从低到高,只有随着动力电池性能的提升,电动汽车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目前用高额补贴去推进高端电动汽车的市场化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因此他建议,要改革补贴方法,明确所有汽车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生产电动汽车,并逐年提高电动汽车在本企业产品中的比例额度。

对于电动汽车的市场化推广,李毅中则建议“可按照不同用途、不同档次,有步骤地推广。”如先在公益性行业、公交行业、农用等领域先行先试。他同时强调,要分类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化,必须要从标准、准入等方面修订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不同类型纯电动车发展。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8/n48987.shtml
本文标签: 新能源   智能汽车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