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富士康:说好的“百万机器人”呢?(2)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8-16

更多

“但依照订单估计目前的机器人量级在几万台。”王路分析认为,目前从公司接到的订单量来看,虽有较往年有所增长,但以目前的产量来看富士康不太可能完成之前所希望的30万的计划,更不要说百万台了。他表示,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在前端的高精度贴片和后端的装配、搬运环节,在绝大部分中间制造环节,还是必须用人工,如果是在精密制造上采用的话还需要慢慢试。

上述富士康工程师也对记者坦言,其实百万机器人的计划实施起来确实非常有困难。“在此前的农历春节前的检讨大会上,郭总对各事业群的生产线自动化情况提出了要求,希望今年全线冲刺拉高生产线自动化比例的目标。”他透露。

对此,富士康相关人士承认,百万台的计划是个挑战。该相关人士强调,机械化的过程是对未来领域的探索,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生产)一些高精密的产品,自动化的调试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富士康也在加快这个进程。”

重重挑战

虽然没有得到富士康的正面回应,但可以看到,富士康推进机器人的进展并不像之前郭台铭预计的那样顺利。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郭台铭期待未来以自动化应对不断上涨的薪酬标准带来的成本压力和日益激烈的产品竞争,但在短期业绩下滑的年景下,研制和应用机器人的成本约束、工序需求和经营风险,成为三年“百万机器人”计划的牵绊。

一位从富士康离职不到一年的制造主管对记者表示,在富士康主营的手机代工业务,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在前端的高精度贴片和后端的装配、搬运环节,在绝大部分中间制造环节,还是必须用人工。从成本方面考虑,根据型号、功能、复杂程度的不同,国产机器人的每台售价高可达六七十万元,低则十几万元。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分析,机器人的成本对于富士康来说算是很高。“富士康2012年引入30万台机器人,至少需要投资300亿元;而3年100万台的计划,则至少需要投资1000亿元。”这对于近期饱受苹果订单困扰和制造业萎靡的富士康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此外,机器人要完全取代人工,目前在技术上也很难做到。

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刘奕华分析指出,大规模使用机器人生产,虽然先期投入资金很大,但长期效益比人工划算;而且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可减少人为质量问题。不过,现在的机器人技术在精细加工环节,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过渡中间环节,技术实施有所欠缺,“规模化应用机器人,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

“一般自动化仍以运送、抓取或筛选等较粗略、重工性的工作为主,自动化在大量、同质性产品生产上会具有较大优势。但是有较多精细流程或定制化生产的地方,使用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则不具有经济效益。在精细项目的组装或较为复杂的测试上,仍需要凭借人工进行。”他进一步分析说。

“更重要的是,目前富士康有超过120万工人,大陆员工超过100万,深圳为40万,那么三年用100万机器人则意味着相当于1000万工人的规模,三年至少扩大10倍的规模,富士康所处的行业是否能为其带来这样的发展速度还要打上一个大问号。”黎友焕对记者表示,自动化的设备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富士康应对未来的挑战是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百万机器人计划更应该看成是美好的愿望。

机器人代替人工?

这可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过,笔者接触的富士康员工中,90%以上比例都认为有些“遥远”。他们的理由是,虽然这几年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就产品的构造来说,用“机器人”完成,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总有人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至少富士康的总裁郭台铭认为,在5到10年内应该可以看到首批完全自动化的工厂,在那之前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

可能还是不可能?让我们看看数字是怎么说的。

大约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工业机器人才完成产业发展期。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巨头,ABB公司在1974年发明了全球第一台工业机器人,2002年的销量突破10万台,成为业界第一家销量突破六位数的机器人制造企业。

从中国市场来看,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装机数量和机器人密度方面与成熟市场有较大差距。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数量在74867台,机器人密度为每10000名产业工人21台,远远低于成熟市场水平。并且,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仍较集中于汽车行业,其他领域的发展较为缓慢。

向外采购也许是富士康在短期内实现百万机器人计划的最佳捷径。实际上,富士康早已被列入ABB等众多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的大客户列表中,当时的ABB认为富士康至少可以在一年内购买“几百台”工业机器人。

不过随后富士康公布的机器人计划也许会让ABB有些失望和震惊,一方面富士康似乎更倾向于自己采购和制造机器人,另一方面,从几百台到百万台的订单量,ABB或许要重新定义大客户的胃口。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8/n49086.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自动化   智能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