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全球能源仍会以化石能源为主导。”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虽然化石能源仍是主导能源,但其内部结构会有所调整,即天然气的比重会上升,特别是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的需求会上升,传统煤炭的比重会下降,石油的需求可能会持平或略有下降。
董秀成认为,尽管各国都很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但当前它们的市场成熟度较低,在管线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标准、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传统能源,这导致新能源成本较高,目前仍需要各国政府补贴。如果没有补贴,它们暂时还没有市场,“虽然大家天天喊油价太高,但当前的油价还是比新能源的价格要便宜得多。”
相对可再生能源,董秀成认为页岩气的前景要好一些,“因为它也是化石能源,可利用传统化石能源的基础设施、行业标准等现成设施,成本相对有优势。”
而在廖宇看来,可再生能源才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因为从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来讲,可再生能源更接近环保的最终目的。”
的确,无论是美国的页岩气,加拿大的油砂,还是日本的可燃冰,都属于化石能源,只要燃烧就会继续排放二氧化碳。有学者指出,它们有可能会比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更清洁,但它们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全球二氧化碳实际排放量并不会下降——降下来的仅仅是排放量的增速。
新能源催生两个“重心转移”
“不管怎么说,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以及德国的‘能源转换计划’,改变的不仅仅是能源结构体系,更是在重构全球能源版图。”林伯强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来说,能源若能够独立,就意味着能源安全。能源越安全,意味着经济的层次就会越高。
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中东地区石油产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中心。中东地区也一直处于世界能源版图的中心,成为维持世界石油供需平衡的核心区。
页岩气等新能源的出现,正在打破原有的平衡。当前,对于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学界比较一致的判断是两个“重心转移”,一个是能源消费重心将从西方移向东方,另一个是产供中心将转向欧美地区。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2》(以下简称《展望》)指出,全球能源的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预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其中,60%的需求增长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
新兴经济体石油消费将继续增长,特别是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的增长,超过了经合组织石油需求的下降幅度,使得各国新政策情景下的石油使用量继续维持较高水平。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